揭秘二:系统培训科学养殖建立购销网络
红光村的养殖户半数是个体。如何让每家每户的蚝农高效养蚝,让蚝农养殖的蚝能适销对路?这又成了红光村的另一难题。
“为带领村民走上科学养殖之路,红光村每年为村民举办2期系统培训,湛江海洋大学的教授专家会亲临指导。”红光村书记谢家贵告诉记者,如今红光村吊桩养蚝业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所养的蚝成活率高、易大、快肥、味美。
在运转模式上,红光村组建了“蚝协会”,建立购销网络,实现产销一条龙。“红光村生产的蚝,销往到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甚至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谢家贵说。
此外,红光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蚝产品进行深加工,兴办和引进蚝豉、蚝油、蚝壳等系列加工厂。
红光村民在装载生蚝
揭秘三:万亩红树林成养蚝“保护伞”
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是粤西地区除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仅存的连片面积较大的天然红树林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万亩。红树林品种以桐花树、秋茄、白骨壤为主,伴生老鼠簕、海漆、海芒果、黄槿等。目前,保护区红树林长势普遍较好,最高可达4米。
“红光村养蚝体系的不断完善离不开红树林,没有红树林,周边区域养殖的蚝肥不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站站长郑科荣介绍说,红光村的蚝比其他地区的蚝早熟、早肥1-2个月,得益于红树林海水对其的滋养。所以当地蚝农称红树林周边的水为“黄金水”。
除了供给养分,红树林还是蚝养殖的“保护伞”。郑科荣表示,在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时,红树林能保护区域内的蚝养殖等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