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各区要闻>

光明街道提前完成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光明街道)一期土整任务

条评论立即评论

光明街道提前完成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光明街道)一期土整任务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战鼓催征,群情振奋!4月14日上午,市政府召开《深圳市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专题新闻发布会,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代表区委区政府郑重表态,《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市委、市政府送给光明的一个大礼包,它是一本宣言书,也是一份军令状,为光明科学城未来发展吹响了冲锋号,提供了路线图,也为光明区未来的发展腾飞插上了翅膀。

勇担使命,光明科学城建设潮头的光明力量,光明人的奋斗故事由他们诉说

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光明街道)一期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勇于担当悉心服务,群众支持光明发展舍小家为大家,留下许多令人感动的闪耀瞬间。

光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成军:

要让百姓签得暖心、政府签得放心

顾成军是本次土整工作的执行指挥长,他表示,这次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光明街道)一期项目不仅提前完成,而且公平公正公开,未留一点尾巴,做到了零投诉、零上访、零纠纷。可以这么好的完成,在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于我们统一思想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也在于通过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部门协调顺畅,形成了攻坚合力,这些好的机制好的作风我们将会在中心区的建设之中继续发扬。

去年中心区指挥部成立,顾成军就接受了组织交付的重大任务,成为光明街道中心区建设的“参谋总长”。他深入梳理光明历史与特殊情况,与光明集团负责人进行走访,了解集团老职工的诉求,做了非常深入的调研。土整工作是块硬骨头,顾成军不仅自己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而且鼓舞起整个团队的斗志。2月24日中心区土整项目重新启动,工作人员纷纷从防疫前线来到土整前线,在早晚例会上,顾成军通过分享工作方法,鼓舞团队斗志,让项目组全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做到了各个工作组配合默契无缝衔接,每个成员能将方案摸清吃透。

不仅如此,他还身先士卒,承担了谈判一组组长的角色。所以除了每天要做好千头万绪的统筹工作,他还常常与组员一起到业主家中谈到深夜。作为执行指挥长,顾成军对宏观政策非常了解,为什么要统建上楼一盘棋,为什么要执行比较严格的政策,他会耐心地数次前往业主家中,跟业主解释清晰透彻。通过获取一些关键业主的签约,取得突破口,给工作组打开局面创造了良好条件。彭先生和陈女士一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顾成军数次上门与两人倾谈。了解到业主对于公摊面积有疑问,他让工作组对整栋楼的公摊面积进行了重新丈量,让业主真正打消了顾虑,他说“我们做土整,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正解除他的疑虑。”

东周社区党委书记祝晓东:

要细心、耐心、与群众心贴心

在光明中心区项目(光明)一期分工中负责东周一街签约攻坚任务的东周社区书记祝晓东,又是如何精准发力的呢?

祝晓东表示:“东周一街作为光明区域内的一条重要的城市道路,2017年就已启动,留下了扫尾工程,成为历史遗留问题,这次被统一纳入了‘光明中心区统建上楼’政策框架内。虽然只有6户,但我们对每一户的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甚至从上世纪光明牛场宿舍的档案查起。这个项目是光明区首个合并征收项目,可以说和百姓的预期,以及土整此前的做法完全不同,我们做群众工作时需要更加的细心与耐心,去和群众心贴心,把政策讲到位,把道理讲清楚,把普法做到位,获取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项目之所以如此顺利,得力于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有方,还要感谢老百姓为光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土整工作是一项细致的群众工作,东周社区党委充分发动和发挥小区每个党员的作用。说起东周一街上老党员饶叔老屋的搬迁补偿问题,祝晓东透露出太多歉疚和牵挂,但也充满了对饶叔这位老党员识大体明事礼支持土整工作的感恩。他说:“饶叔是小区党委的老支委,妻子长期需要透析,家庭比较困难。虽然他个人的身份符合统建上楼的政策,但原址上已不复原貌,不符合政策。我们了解到他家曾受邻居失火波及,才决定重建房屋,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建成,将向上级汇报,希望为他争取一下,但政策的底线是无法突破的。我用3个多小时,在与饶叔促膝讲解了政策、事实和依据后,饶叔非常理解和支持光明区的发展大局,舍小家为大家,还主动做通了自己两个孩子的工作。饶叔这位老党员的襟怀和风范,令人感佩!”

业主饶为能签订协议。

群众心声

他的话——掷地有声,“土地是国家的!” 

饶为能今年62岁,23年的党龄,平时助人为乐,被大家亲切唤作饶叔。对于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光明街道)一期土整工作,他自项目启动以来一直都非常支持。但他的家人对拆迁安置标准并不了解,还在犹豫观望。“小孩一开始是有一些意见的,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项目组成员多次到饶叔家中动员,对征收补偿金额计算、时间节点、发放方式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做了仔细、耐心的宣讲。饶叔也把几个孩子叫到家里,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在会议上,他对妻子和孩子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土地是国家的,做人要明理,是中国人,就不该和国家讨价还价。在签字现场,他再次表态,“土地是国家的,我们只是承接一小部分房屋的使用和管理而已,国家发展需征用土地时,我作为党员,当然要全力支持配合。”

他们的期待——只愿光明越来越好

冯先生和王女士两夫妻食得“头啖汤”,成为3月17日当天的首签业主。他们夫妇都是小学教师,非常支持和配合签约工作。现场,他们就满含笑意地表示:“支持中心区建设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作为光明的教师,非常期待看到光明越来越好。”工作人员在签约现场细致说明了各项文件,两夫妻看过后爽快签字,签约后洋溢着笑意,感谢工作人员一直以来清晰到位的政策宣讲和热情耐心的服务。

他的信任——都在这面锦旗之中,感谢工作人员的耐心与细心

29日,光明街道中心区指挥部收到了一面锦旗,上印“和谐搬迁,利国利民”八个大字,展示了本次土整中干部与群众携手同心为光明的和谐景象。这面锦旗是廖晓光代替他身在ICU的妈妈送过来的,他说,这面锦旗就代表着他的心意。“工作人员来过很多次,把政策、条款一项项一点点解释的很清楚,非常有耐心,我觉得他们很辛苦,所以决定送上这面锦旗。”

她的转变——从不理解业主变为工作组的好助手

陈雪芬和丈夫在红线内外各有一套小面积住房,一开始遇到合并征收,他们很不理解。工作组到他们家中跑了六七次,宣讲统建上楼政策和合并征收的本意,细致的为他们算好经济账,讲明利害关系。如果光明未来发展大飞跃,会带来更大的利益。陈雪芬签约后一周,为指挥部送来一面锦旗。她说:“这次土整工作做的很细致,一开始我们思想上转不过弯来,项目组给我们细心解释政策,把我们的思想转变过来,感觉做的挺暖心的,非常关心我们。”其他业主信任她,来咨询她的意见,陈女士耐心给各位业主解释利益关系,劝说更多人接收方案,成为了工作组的好助手。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