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各区要闻>

光明区310个项目工地“满员复工”进入快进模式

条评论立即评论

光明区310个项目工地“满员复工”进入快进模式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3月的光明惠风和畅,深圳实验光明学校——光明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多名建筑工人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今年9月,该项目的两栋小学部教学楼将交付使用。

精准施策  助“满员复工”

深圳实验光明学校项目位于光明区牛山路与碧眼路交界处的,毗邻新城公园,是光明区委区政府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现场展板显示,该项目定位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为54个班,2520个学位,项目用地面积28608.6㎡,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微格教室、运动场馆等。计划工期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原计划为2月1日复工,因疫情的影响推迟到2月20日复工,复工当天仅有50名工人返岗,到3月1日,我们已经有200多名工人返岗了。我们有信心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李涛文介绍,复工初期工人紧缺,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用工和复工陷入两难,他便将困难反馈给区相关部门。区相关部门在了解到项目的用工需求后,经过区用工平台精准“配对”,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人。但当项目组与符合条件的对象取得联系后,交通问题又摆在眼前,受疫情的影响,多地暂停了城际交通,没有交通工具工人们仍然无法到岗。在得知项目组的困难后,光明区相关部门派专车到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把工人们接来光明,帮助项目组顺利复工,到3月1日,深圳实验光明学校项目已基本实现“满员复工”。

“ 2020年是项目土建工程的‘收官之年’,项目本着‘以盾构为主线、附属同步跟进,站后提前进场’为原则,部署全年施工任务。”张亮告诉记者,为抢抓雨季前的施工黄金季节,通过为返深劳务人员包机包车、现金奖励、路费报销、租车接站、核酸检测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劳务人员返深复工的积极性和速度。截至目前项目人员已到岗628人,管理人员已到位202人、到岗率98%,劳务人员已到位429人,到岗率95%,已具备了各工点全面投产的管理需求及劳动力需求。

记者了解到,针对工地劳务用工不足问题,光明区建立了区劳务用工信息共享平台,重点采集各工地劳务班组信息,协助各总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联系对接,解决工地用工困难。目前,光明区已包车接回返岗劳务工超3000人。

在光明区310个在建工地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后,针对复工后务工人员返岗较慢、工期紧张等困难问题,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加快实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落地落实,助力光明区经济稳步发展,光明区建筑工地防控组从压实区住建局房地产项目、水务局水务工程项目、工务署政府投资项目及各街道小型工程等建设单位和区工信局重大产业项目、更新整备局城市更新等归口负责单位主体责任出发,制定印发了光明建设工程项目“满员复工”三举措,无论重大工程还是小型工程,无论市管工程还是区管工程,无论政府投资工程还是社会投资工程,全部纳入“满员复工”范围,并进行督查督办,吹响建筑工地“满员复工”冲锋号。

深圳轨道6号线支线项目工地现场。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