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街区·民生>

光明街道迎来八位著名作家 助力城市文化建设

条评论立即评论

光明街道迎来八位著名作家 助力城市文化建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盛夏凉风龙眼飘香,笔墨春秋光明无限。7月20日晚,第十一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深圳行在光明月色中拉开帷幕,八位著名作家莅临光明街道,品光明三宝、游回归亭,参观红桥、大顶岭绿道、光明大街、黄氏大宗祠等地,在读书会上分享,与拓荒长者座谈,作家们对光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光明街道的城市人文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期间,“心向光明”读书会正式成立,在“城市发展中如何留住城市记忆”为主题的首期分享中,蒋子龙盛赞光明,称其是深圳的福气和希望,是深圳的后劲所在。

作家签书,引读者热捧。

亲见大街村落改造 感受光明建设发展

熟知光明的人知道,近年来光明变化最大的是道路。21日的行程中,就安排作家参观了未来将打造成光明科学城路网枢纽的光明大街,这条大街的计划在年内动工拓宽成为一条宽51米、长2.2千米,双向6车道的道路,成为光明中心区片区商业、工业、办公、居住的综合性主干道,这也是光明中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作家们来到光明大街,看到沿途许多建筑正在拆除中,挖掘机正在热火潮天挥舞着机械臂。据了解,这条大道也是承载着光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主干道,既是光明速度的体现,也是光明决心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科学城的象征。王炳根说,这是条有故事的大道,是光明发展的记忆。

21日下午,作家们来到迳口社区,迳口村正全力打造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创意生活为一体的乡村复兴先行示范区与全市旅游栖息地。已有800多年历史的黄氏大宗祠坐落于光明区迳口社区,土木结构、青砖石柱、古色古香,是光明留存不多的古民俗居民建筑之一。蓝天白云中,映衬着红灰色的墙体透出古朴肃穆。随处可见的龙眼树、荔枝树也让从大连、宁夏等北方地区来的作家们感到新奇。

黄氏大宗祠为长方形结构,呈阶梯递增状,从前门往里延伸,依次是大门、前栋、天井、中栋、天井、后栋。走进维则堂,锣鼓声中,麒麟正舞。只见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通过默契的配合,两人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蒋子龙观察细致,欣赏过后,询问不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

迳口村是一座广府村落,目前正在统筹建设迳口田园综合体。迳口田园综合体分为工业区、迳口新村、迳口旧村、迳口侨村四个片区,将利用现有田园景观与基础构架,打造成与周边的田园风光深度融合的创新商业街区与现代舒适村居。梦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深圳,在此之前对深圳一直有一种神秘感,首站抵达光明,在这个与西北完全不同的南方城区,感受到了发展与活力。

在迳口社区与麒麟队小演员合影。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