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这个顶流节目迎40岁生日!每天只播几分钟却家喻户晓

2020-07-08 09:52来源:中国新闻网

其实,这首曲子的选择最初堪称“意外”。当时节目迎来大改动,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选择背景音乐时,大家迟迟拿不定主意。最终,曲声浦推荐的电子琴版的《渔舟唱晚》被一致通过。

谁也没想到,这首歌一播就是数十年,成为《天气预报》的标志,曲声浦后来说,当初选它只是觉得这首曲子“欢快而不闹腾”。

而《天气预报》另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就是宋英杰。

1993年3月1日,气象节目主持人开始从幕后走上CCTV电视荧屏。图为广受欢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

1993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动力专业的宋英杰,开始担任《天气预报》的主持人。

当时因为采用抠像技术,主持人身后只有一块蓝布,因为气象科班出身,宋英杰对地理知识了然于心,他用小纸筒缠上胶布,做了个临时“指示杆”,花了一周时间就熟悉了“盲指”。

凭借专业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诙谐的语言风格,宋英杰很快家喻户晓,被称为“气象先生”。

《天气预报》的第一次公开道歉,也是宋英杰说的。

1999年12月12日,结合气象部门的预测数据,节目组考虑到有一股很弱的冷空气会在当天晚上开始进入华北地区,可是水汽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预报华北地区13日会有4到5级的北风,很难出现降雪。

但第二天宋英杰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雪皑皑。他在13日的节目里公开道歉,“昨天我们注意到会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华北,也预报了会刮风,但是对出现降雪的可能性估计得不足,所以今天我们的心里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歉意。我们只有总结每一次失误,才能使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让人们满意。”

图为电视天气预报实现场景虚拟植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40年来,一批又一批气象节目涌现出来,它们在高性能计算机、数值天气预报、卫星遥感、多普勒雷达等丰富信息资源和服务产品资源的支撑下,成为了气象信息传播、预警预报发布、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渠道。

同样,《天气预报》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测时间从未来24小时扩充到48甚至72小时;内容上增加了公众关心的霾、空气污染气象等级等预报,以及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多种预警;气象卫星、雷达等高科技产品也频频亮相;那些专业的气象名词被替换为通俗易懂的词句;“局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南部”等模糊性词语也尽量被细化到具体地区……

40年,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每天19:31的营业时间。

@《天气预报》,生日快乐!谢谢你,陪我们走过这么多年。(记者 张曦)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晓宇]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