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图片新闻>

大鹏“新径界”: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

条评论立即评论

大鹏“新径界”: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水贝老屋—王母围—王桐山村—乌涌村—大鹏所城。


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5月21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谢雨婷 李小辉)5月11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共64条,涉及相关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点合计461个,覆盖全省全部21个地市,深圳市共有3条历史文化游径入选。其中,大鹏新区占两条,分别为:土洋东纵抗战史迹历史文化游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土洋烈士纪念公园—沙鱼涌文化旅游小镇—沙鱼涌红色记忆纪念馆—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水贝老屋—王母围—王桐山村—乌涌村—大鹏所城。

这两条游径为何能脱颖而出?记者来到大鹏新区,首先探访了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水贝老屋—王母围—王桐山村—乌涌村—大鹏所城。

水贝老屋

水贝老屋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布新社区,是袁庚故居所在村落。水贝村为元代江西欧阳氏迁徙至此而建,清代建有水贝石寨,曾与大鹏所城齐名。解放初,石寨遭拆毁,保存的历史建筑有欧阳氏宗祠、水贝学校、司马第及袁庚故居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水贝村牌坊

王母围

王母围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大鹏社区,据说王母围始名“皇姑洞”宋少帝皇母杨太后避乱到此,最后留了下来歇息养伤、垒墙盖房、捕鱼打猎、开荒种粮,生生不息繁衍了一个村落。定居下来的人们为了纪念皇母恩德,把这里称为“皇母围”。由于当地人讲话“王”、“皇”不分,于是“皇母围”三字从当地人口里说出就成了“王母围”。

王母围围屋格局保存清晰,围内建筑十横五纵,以条状分布。有建筑物约130余栋,建筑占地面积约7200㎡,传统建筑约占90%。除大量居住建筑外,比较有特色的村落元素,围前月形池塘及周边垂柳、天街。

王母围

王桐山村

王桐山村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王母社区,是钟氏家族聚居村落,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中,钟氏大宅东南有一古楼,古楼直耸云霓,气势雄壮。古楼四壁设有望窗和“炮眼”多处,为清代钟氏大宅的防卫设施。楼顶为拱形,四面滴水,套瓦重檐,飞桷流丹,朝东的檐下有“天一涵虚”四个斗大苍劲雄健的欧体楷书,现在该建筑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

“天一涵虚”炮楼

乌涌村

乌涌村,为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城社区七个自然村之一。村名来历,据传当初村庄临海,有成片涌泥淤积于村前,其色黑,故名。村内主要姓氏为毕,谢、刘、郑、黄等,祠堂则毕、谢、郑各一。

据乌涌村郑氏后人介绍,约300年前,即有部分郑氏族人从乌涌村迁出,分居于鹏城西北村。清嘉庆《新安县志》记载,郑胜发,大鹏乌涌人,行伍,历官南澳左营游击,后郑胜发被调往京城任宫廷二品带刀侍卫。现乌涌主要主要文物有郑氏宗祠牌楼牌匾---侍卫府牌匾,为道光十五年所御赐。

乌涌村介绍

大鹏所城

“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大鹏所城,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位于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鹏城社区,大鹏所城建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深圳国家级文保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海防卫所。

大鹏所城南门

这个“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少见,对于深圳这个年轻的新锐城市,能有这么一座如此独特而具有唯一性的海防古城,瞬间增添了无限的厚重感。

现在的大鹏所城保留独特的海防文化基因,也保留历史变迁中依旧鲜活的生活肌理,将百年历史沉淀与现代生活方式相交融,注入鲜活的能量、创造全新的社会价值以及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大鹏所城十字街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