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各区要闻>

聚焦先行示范 深化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

条评论立即评论

聚焦先行示范 深化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020年全市组工会议紧扣全会精神,提出要瞄准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020年全市组工会议紧扣全会精神,提出要瞄准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宝安作为深圳的国土大区、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基层治理点多、线长、面广、事杂,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以中央部署和市委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文件为引领,直面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推行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治理体制改革,构建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实现“实时泛在、有效管理”,被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梳理为基层治理“宝安模式”,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宝安经过2年多探索建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再次经受住考验,将治理体系优势转化为“战疫效能”,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市组工会议的新部署新要求,从三方面入手补短板、破难点,进一步以先行示范标准深化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为深圳“双区”建设作出宝安贡献。

一、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构建基层治理四梁八柱

随着城市化进程纵深推进,深圳的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必须强化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联结基层各类组织的“轴心”作用,做强街道这一行政层级末端,做实社区这一基层社会首端,推动行政执法力量向街道集中,社会服务资源向社区集中。完善四级联动责任链条。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破除以往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体制机制矛盾,必须将市、区、街、社四级贯通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党群联席会议作用,上下定期沟通、协同配合,提高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使组织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动员更加有力、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加有效。其中街道社区党组织就是动力主轴的“轴心”。强化街道统筹功能。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城区治理特点有序推动大部制改革,实现扩权赋能,推动街道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全面厘清市、区职能部门与街道间的事权关系,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赋予街道;可考虑全市统筹科学划定各街道规模,赋予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经费使用权。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近年来宝安通过对社区党委定位、定责、定岗、定员、定费、定薪,赋予“统筹、联动、管理、服务”四项职能和90项职责清单,打造一支5801人的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下沉8878名区、街“4+4”执法力量,社区党委有人有钱有职有权,统筹力引领力极大增强。2019年在西乡街道试点社区优化调整,合理划分社区边界,消除飞地、插花地,科学配置人财物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社区优化调整,根据全市统筹探索“一社一居”改革,把工作站和服务群众阵地归整到社区党委的领导和管理中来,使社区党委更加有资源有能力服务群众。同时根据社区调整情况优化网格,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服务下沉运行机制,构建综合巡查、综合执法、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城市管理等多网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二、以多元力量为参与主体,党建引领激发共治活力

全面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将多元主体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团结起来、融合进来,把党的组织工作推进到城市各类组织、各类人群中去,把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联接整合起来,让一个个“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实现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最大化。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宝安之所以能够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快速遏制疫情蔓延,靠的就是上下左右齐抓共治、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抓实各类主体责任。早在2018年我们就明确工业园区、出租屋等8大重点行业领域33类责任人在治安、消防、安全、城管等方面的责任清单,督促各类主体“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2018年开始探索“支部建在小区”,成立160个小区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架构,形成“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格局。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联动、管理、服务职能,联动居民委员会、工作站、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群团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等多,责任联担、力量联合、疫情联防、信息联通,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显示出威力。引领社会组织参与。2019年宝安出台关于推动社会组织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见,培育了37家公益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成立103家冠名慈善基金,以务实举措推动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扶持高质量社区服务、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培养社区公益领军人才,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在全区140个居委会全部建立居民议事会和居委监督委员会。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宝安模式,发挥社区乡贤、“五老”、法律顾问等社会力量作用,创新“说事评理”人民调解方式。下步将结合“一社一居”改革,针对居委会作用发挥不足、边缘化问题,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机制,强化居委会自治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广居民议事会、共商共建议事会等模式,搭建更多老百姓共建共享平台,通过推广邻里文化室、举办邻里节活动等丰富社区邻里文化。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资源凝聚党心民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实事、具体事”,才能赢得人心,做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件大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最终落脚点。完善“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明确党群服务中心的定位是“有机联合各级党组织的阵地、培训基层党务干部的学校、为党员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平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整合服务资源。宝安建设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点)206个,党员群众在1公里范围内可以到达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找到党组织。探索党务政务服务融合。把优质的党群、政务、民生服务资源和力量交给社区党委,宝安在全市率先建成区街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市率先实现“全区通办”,129项便民事项可在社区办理,下一步将大力推动党务服务、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每年投入2.48亿元民生微实事经费,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实施,快速解决社区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推进智慧党建系统的综合应用,建立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多网合一”。目前全区每平方公里有65人实时管理和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隐患化解在社区。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