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街区·民生>

小易站助力大平安 盐田街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条评论立即评论

小易站助力大平安 盐田街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作为盐田街道二级平安易站示范点,山海四季城小区内一片绿意盎然。位处小区曲径通幽处的这间平安易站面积不大,各类设施却一应俱全,从进门口的接待处,到调解室,再到宣传栏、意见箱,以及墙上张贴着的各类规程制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人性化、规范化的理念,也营造了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

搭建三方沟通协调“连心桥”

依托两级平安易站构建基层平安新格局

据悉,近年来,盐田街道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主线,积极推动街道与物业服务管理协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同时依托“平安易站”,把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稳定相融合,搭建起社区、物业、居民三方沟通协调的“连心桥”,引领物业服务提质升级,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无论是租户与业主,物业与业主,还是周边扰民、交通疏解等各类问题,大家都能直接方便快捷地在‘平安易站’进行诉求对接,基本小矛盾小纠纷在小区内就能得到妥善解决。”盐田街道综治服务中心负责人鲍辉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盐田街道共有平安易站28个。其中包括一级平安易站2个,依托中心警务室建立,是社区治理法治保障平台,主要对二级平安易站进行指导、考核和监督等;二级平安易站26个,依托社区自治平台建立,主要建设在具备一定自治基础的物业小区,将各项基础性功能直接惠及居民。两级易站既独立运作,又相互依存,默契配合构建平安新格局。2019年,盐田街道平安易站共调解矛盾纠纷468宗,排查隐患806条。

平安易站严格按照各项工作制度运作

强化队伍、培训、考核制度建设

以专业管理确保基层矛盾调解机制落地见效

制度建设是保障创建工作长效运行的前提。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建设,盐田街道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建设标准体系,形成了以“小整合”成就“大治安”的工作格局。通过全面梳理平安易站以及(专业综治、基层自治、义务调解)“三支队伍”的功能定位、组织运作、工作措施等,制度化培育了多支群防群治队伍,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培育辖区内业委会、楼栋长、行业专家、德高望众人士等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社区基层治安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并依托易站定期组织专业训练和群防群治练兵活动,打通各支队伍联勤联动渠道,实现了资源和信息共享。

除了搭建制度框架外,还要确保专业知识有培训,办理程序有规范,工作成效有考核。两年来,由盐田街道综治办牵头,通过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以提升服务能力,夯实服务保障为导向,定期对不同队伍,就岗位职责、服务标准等方面内容,开展专业培训,尤其是重点安排专人对平安易站出租屋专管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融入到日常物业服务中去,实现了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此外,盐田街道还参照全区考核机制建立了一套“奖励”办法,将政府部门进行人屋管理的“有形之手”,转变为对平安易站检査、监督和考核的“无形之手”,采取实地巡查、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形式,对社区警长、治安专员、网格长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考评,并实行绩效奖励,既提升了管理效果,推动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也确保基层矛盾调解机制规范有序,切实达到实效。

盐田街道矛盾纠纷“三前移”培训交流会

创新“三前移”助力基层治理

汇聚纠纷化解群策群力群治的强大合力

考虑到盐田街道社会矛盾呈现“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在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和压力,今年以来,盐田街道创新推出矛盾纠纷“三前移”(信息摸排、宣传引导、多元调解提前)项目,推动不稳定因素“三早三解决”(即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打造“枫桥经验”盐田范例。“我们充分发挥‘五老人士’在居民自治、协商共治、矛盾调解、汇集民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优势,使其参与到小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拓展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并广泛吸收法律顾问、行业专家、物业顾问、徳高望众人士、‘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人士进站开展调解,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提升调解效果,以此形成纠纷化解群策群力群治的强大合力。”鲍辉介绍说。

怎样才能织密治理网,矛盾化解在基层?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鲍辉表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基层攻坚克难应集中发力的重点领域,只有循着群众“不满意”的方向、靶向瞄准辖区百姓口中的“烦心事”和“糟心事”,才能找准基层治理的突破口、发力点、着力处,把矛盾纠纷切实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正是如此,盐田街道持续着力破解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深化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以显著增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得到持续提升。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