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街区·民生>

一张“背影”照片引发的热议 同学们说:回家真好!

条评论立即评论

一张“背影”照片引发的热议 同学们说:回家真好!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5月11日早晨,罗湖高级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返校复学,一位家长送小孩到校门口,目送小孩进了校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他们帮学生提着行李箱,一路陪伴问候。家长被这一“平凡的瞬间”所感动,于是拍下了一张“半世纪一遇”的珍贵“背影”。

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嘉敏 通讯员 周晏斌)5月11日早晨,罗湖高级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返校复学,一位家长送小孩到校门口,目送小孩进了校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他们帮学生提着行李箱,一路陪伴问候。家长被这一“平凡的瞬间”所感动,于是拍下了一张“半世纪一遇”的珍贵“背影”。这两个熟悉的“背影”不是别人,正是罗湖高级中学李春娥校长和章顾胜副校长。


家长拍下的“背影”照片。

这既是偶遇,也是必然。此时此刻,朱自清散文《背影》中那个父亲的形象,仿佛又呈现在我们眼前:他艰难地翻过铁道、为儿子到对面站台买来橘子。其实,在罗湖高级中学,像这样陪伴学生的“背影”无时不在,随处可见,它是罗高育人情怀的真实体现,是罗高教师爱生如子的形象写照。罗湖高级中学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把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达成目标,注重人文关怀,做到细节体贴,“成就每个人的成长”。如果把这一理念做一个完美诠释,那就是一个字——爱。

引发家长群的热议。

爱的行动是陪伴。罗高育人首先从细节入手,营造家园氛围,培养家校情感,让每一个师生走进校园,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家的幸福。从早上7时校门口迎候,到中午饭堂有序就餐,再到晚上10:40熄灯就寝,每时每刻,都能听到老师的亲切问候,都能见到老师陪伴的身影,就像亲人一样始终守候在你的身边。罗高教师以校为家,他们用父母般的博大情怀,诚心接纳每一个学子,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员工,对学生的关怀事无巨细,体贴入微,陪伴的不仅只是学业成长,还有吃穿住行、还有身心成长快乐。罗高学子以校为家,他们在学校不仅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呵护,自主快乐;而且还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心怀感恩,奋发有为。当你需要时,总有老师会及时出现在你的身边。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

细心呵护返校学子的健康安全。

罗高学子还可享受导师陪伴制成长待遇,指向学生的终生发展。从进校的第一天开始,通过一个学期教学磨合,师生互动,双向选择,学校给每一个学生确定一名导师,跟踪,辅导,陪伴。导师可以是正在教你的老师,也可以是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导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是父母,胜似亲人;导师既负责学生的学习进步,又关注指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轨迹和未来发展方向等。特级教师刘昌如老师说:“老师的职责就是陪伴,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

为孩子们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大疫当前,罗高师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另一方面加强线上教学高效行动,让学生线上学习不掉队,并且收获满满。5月11日,第二批学生返校复学,学校做足了一切准备,校园整拾一新,校领导和老师们盛装出行,满怀喜悦,迎接学子归来,老师们热情地给孩子们测体温、换口罩,帮助学生洗手消毒、提拿行李,引导学生有序进入校园,回到教室、宿舍。同学们激动不已,兴奋地说:“回家真好!”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