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0年3月25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刘洳鑫 李婧)近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全民开启“宅家模式”。宅家时间久了,家里能看的书都翻烂了,体重也不免“蹭蹭”往上涨,市民们的“文艺心”与运动热情早已按捺不住。3月25日,记者从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光明区各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馆目前已陆续恢复开放,市民需提前通过微信、电话预约。
光明区图书馆内处处设置提示标语,提醒市民不聚集、不扎堆。
图书馆、文化馆恢复开放首日 市民凭码入馆秩序井然
3 月 25 日上午10:00左右,光明区图书馆、文化馆门口市民戴好口罩、有序排队,在经过红外线测温仪监测,登记个人信息,出示预约码后进入场馆,阅读、看展览、练书法、弹琴……光明区的文化气息渐浓。
“开馆首日,‘两馆’共迎来47位市民。”据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光明区图书馆、文化馆于3月24日开启入馆预约通道,3月25日起分区域恢复开放。目前场馆开放区域为图书馆B座一、二、三楼阅览区,传麒山分馆图书馆阅览区(不开放文化功能室);文化馆A座一楼艺术展厅、文化馆C座二楼功能室区域等。图书馆开馆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6:00,区文化馆开馆时间为周一至周日10:00-16:00 。
“目前,我们实行预约制,图书馆每天预约人数上限为100人,其中线上预约名额70人,电话预约30人;文化馆预约人数上限为200人,文化馆C座二楼功能室需二次预约使用,预约名额将视疫情防控情况更新。”据工作人员介绍,想要想要前往图书馆、文化馆的市民需提前在“光明文艺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需带上本人身份证前往,入馆前需要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并且进行体温测量,体温需低于37.3°C方可入馆,在馆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此外,考虑到不便在线上预约的读者,光明区图书馆开设了电话预约渠道,读者需提前一天拨打21385370进行预约,预约时间为10:00-16:00。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馆入口处及室内醒目位置均张贴有温馨提示,馆内市民均全程佩戴口罩,并分隔就坐。记者了解到,光明区图书馆、文化馆积极做好各项开馆准备工作,制定场馆恢复开放工作方案、防疫安全预案,开展防疫安全应急演练与线上线下防疫安全培训,并对场馆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场馆桌椅位置已进行调整,并实行“一人一桌一座向”保持安全距离,场馆电梯内均配备消毒液、洗手液、纸巾等防护物资,供市民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图书馆在一楼和二楼阅览区也配置了自助图书杀菌机,可供读者使用,所有借出的书籍均进行消杀处理后重新上架。
“我有阅读的习惯,得知图书馆恢复开放的消息后,就第一时间预约,过来看书。我也会挑一些书,借回去给孩子看,他也挺长时间没有看新书了。图书馆的书都经过消毒,我还是很放心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得知场馆重新开放的消息后,她很开心,感觉熟悉的生活节奏又回来了。
市民在群众体育中心室内羽毛球场打球。
体育场馆逐步恢复对外开放 群众运动热情高涨
记者了解到,自3月24日起,光明区体育中心分区分段分流逐步开放部分体育场馆。目前,群众体育中心、红花山体育中心两场馆已经开放,开放时间为8:00-11:00;17:00-20:00,其中群众体育中心开放区域为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全民健身广场;红花山体育中心开放区域为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室内馆羽毛球场、全民健身广场、田径场;场馆内健身房、乒乓球馆等其他区域也将近日逐步开放。
据工作人员介绍,体育场馆实行预约实名制登记入场,入场人数达到上限后采取管控措施。其中全民健身广场、田径场现场核实身份证件登记检测入场,田径场每日限制200人次,每时段不超过100人次;全民健身广场每日限制300人次,每时段不超过150人次。羽毛球场、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可通过“深圳市光明区体育中心”微信公众号预约报名。
记者在光明区群众体育中心、红花山体育中心看到,馆室内羽毛球馆、室外篮球场、网球场有不少市民正在激烈“拼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馆首日,有200余人前来锻炼。“受疫情影响,我已经2个月没打球了,可把我憋坏了。现在来打球出出汗,很舒畅。”附近居民朱先生告诉记者,在得知光明区体育中心恢复开放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预订了场地,来过把“球”瘾。
“目前,市民到室外篮球场锻炼需要佩戴口罩,每片场地3至6人,最多不能超过6个人。”工作人员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光明区体育中心配足疫情防控物资,每日对场馆各区域进行严格消杀,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并安排工作人员值守,全面做好各项防疫工作。进馆前,市民必须佩戴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做好信息登记等各项防控工作。“我们会严格做好各项防疫措施,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锻炼环境。”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