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各区要闻>

前线手记:“那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亲人,我要去支援”

条评论立即评论

前线手记:“那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亲人,我要去支援”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科大深圳医院作为光明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医护人员逆风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生命站岗。刘新龙作为一名重症监护医生,用行动谱写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深圳新闻网2月19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陈圆圆 通讯员 王静杰 刘新龙 江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科大深圳医院作为光明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医护人员逆风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生命站岗。刘新龙作为一名重症监护医生,用行动谱写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农历2019年岁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天天关注疫情变化的刘新龙更是心情沉重,他说:“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求学,毕业后也是先在那里工作,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同学,朋友,还有昔日同事。”

在他整晚辗转反侧后,他向医院党委呈递了请战书,请求奔赴武汉一线和昔日在武汉的同学、同事一同抗疫。在他正月初四刚下夜班时,接到市卫生健康委发文组建全市重症医学专家团队的消息。作为国科大深圳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业务骨干,他被派到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尽管没去成武汉,但他也将直面病患,在疫情最前线战斗。他向医院及科室领导承诺:一定完成任务。

在那一刻,他没有害怕,没有犹豫,而是说:“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为家乡做点儿什么了,以后回家乡看到老同事,可以和他们说,我也曾和你们一起战斗!”

“为救治每一位患者争分夺秒”

年初五早上,包括刘新龙在内共8名多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骨干医生,受市卫健委指派驰援三院,正式投入到抗疫前线的救治工作中。

重症患者的救治极为特殊。防护培训是医护人员要过的第一道关,“只有做好防护,先保护好自己,才能谈到抢救病人,还好我们8名医生在原单位就都经过系统地防护培训。所以从熟悉新HIS系统、新工作流程与新工作伙伴,只用了几个小时。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刘新龙说道。

踏入病房就意味着战斗的开始。在这里收治的都是全市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市重症专家组冯永文组长的领导下,医护人员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每完成一个班次任务至少需要4个小时。“而在重症隔离监护病房的4小时,比在普通ICU病房的8小时还要累。防护服、N95口罩等周身严密的防护让我呼吸困难,护目镜里的雾水也让穿刺、气管镜等常规操作变成挑战。”刘新龙告诉记者。

每次处理完患者,防护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脸上和着污水,还有青一块紫一块的勒痕。繁杂的工作和厚重的防护服很快让医护人员出现或轻或重的恶心、胸闷及头晕的症状,“这时我们彼此鼓励,互相加油,为救治每一位患者争分夺秒。”

刘新龙告诉记者,在度过最初的不适应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边治疗一边摸索经验,总结经验,期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来自治愈患者的感谢信

一位治愈的患者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要出院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的悉心救治和一次次耐心的解答。你们的关爱让我们从最初的惶恐,到有了努力战胜病毒的信心,这一切都与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唯有衷心地谢谢你们。这次也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深圳速度,看到深圳市政府的努力,我衷心地感谢你们,谢谢!谢谢!”

时至今日,刘新龙已经在现岗位上工作了近20天,他所在的团队所救治的重症患者,大多数病情由重转轻。这其中的艰难,普通人可能无法体会,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无异于与死神竞速。


刘新龙和家人。

“我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刘新龙的妻子是国科大深圳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从事临床护理28年,自嘲“资深急诊人”,正因为同为医护人员,她更能“懂”丈夫的抉择,理解疫情面前医务人员的使命与担当,“她告诉我,会与女儿一直支持我,等我平安回家。我的女儿今年3岁,非常粘我。临行那天我对女儿说‘爸爸要去打病毒怪兽,必须暂时分开’,女儿似懂非懂,尽管很不情愿却不哭不闹。”

在这个特殊时期,刘新龙说没有陪伴家人,心里很是内疚,但不后悔,“我相信大人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要做女儿的榜样!将来等她长大了,我可以骄傲地对她讲这次逆行的故事,希望她能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这样我就知足了。”刘新龙相信自己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