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雇主们花重金请来的非法保姆,并不省心,由此产生的诈骗案件也是层出不穷。
北京的连女士在缴纳了3万多元中介费之后,家里没干多久的外籍保姆突然就不见了,所有的信息也都联系不上了;哈尔滨的李女士付了7万多元的中介费用,外籍保姆工作了一年之后同样人间蒸发,临走还拿走了她送的首饰和一个iPad,而中介称,如果要他们帮忙寻找,还要再付3万元费用。
△受害人李女士
我国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早就出台了相关规定:雇佣没有就业证件的外国人工作,而由此在我国产生的劳动纠纷,法院不予支持。而这恰恰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半小时观察
网络上打出小广告,违规违法地推销外籍保姆,收取几万元的所谓中介服务费,这些不法黑中介究竟欺骗了多少消费者,目前不得而知。但这个非法运行、非法牟利的地下市场,眼下依旧在挑战着法律,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
不仅是市场里涌动的这些暗流,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调查时也发现,一些正规的家政服务公司,现在也在参与这些违法经营活动。他们表面上合法经营,背地里却无视法律法规,开展这项违法的业务。
由于消费者雇佣的是无合法身份的外籍保姆,本身也存在过失,因此,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合谋诈骗消费者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市场的乱象,值得消费者注意,更需要管理部门的重视,国家法律、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容不得马虎,更容不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