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图片头条>

深圳人才公园点亮关爱儿童蓝色灯光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速”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人才公园点亮关爱儿童蓝色灯光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速”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5、4、3、2、1,点亮!”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当晚,位于南山的深圳人才公园,深圳湾广场各栋大楼亮起蓝色灯光,这是深圳市妇儿工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深圳市妇联与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举行的“与改革开放同行,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活动。象征儿童友好蓝色灯光的点亮,是深圳市再次向世界表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决心和承诺。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王小佳)“54321,点亮!”1120日“世界儿童日”当晚,位于南山的深圳人才公园,深圳湾广场各栋大楼亮起蓝色灯光,这是深圳市妇儿工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深圳市妇联与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举行的“与改革开放同行,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活动。象征儿童友好蓝色灯光的点亮,是深圳市再次向世界表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决心和承诺。

深圳市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吴以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彭文儒,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助理王雄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刘佳晨,深圳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马宏,深圳市妇联副巡视员、市妇儿工委委员王晓丹,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湃,南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饶红蕾,南山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主任胡芸,南山区政府副区长、区妇儿工委主任练聪,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长刘根平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育才一小的夏一雯,育才二小李小昂两位小朋友共同点亮灯光。出席活动的还有南山区妇联主席、区妇儿工委副主任杜屏、南山区城管局副局长陈晖鹏,联合国儿基会官员毛盼,联合国儿基会研究协理郑娜等。

亮灯仪式由深圳市妇儿工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深圳市妇联、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妇儿工委、南山区妇联、南山区城管局承办。

深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发展。2016年在先后发布三轮儿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积极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市委全会报告、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在新时代率先探索实践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城市治理思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的重要决策。

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更加关注儿童生存、发展与权利保护,提高全世界儿童的权利意识,改善儿童福祉,展示深圳坚持儿童优先,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视,在2018“世界儿童日”当天,深圳举行“与改革开放同行,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活动,在深圳大剧院开展“大梦想家计划——深圳首届童创大会”,在南山区深圳湾广场点亮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并举行相关活动。

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未来的友好。在亮灯仪式上,南山区外国语学校滨海学校乌璟雯小朋友代表深圳儿童说,“我们是城市的一份子,也是深圳的小主人,希望通过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让大人们更了解我们,也让世界更了解对儿童友好的深圳。我们将带着世界对所有儿童的无尽祝福,迎接美好的明天。”

南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发生地,在奋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之都、现代化宜居之城、国际化魅力之湾的同时,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城区”,成立“南山儿童科普联盟”,为儿童提供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湃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儿童权益保护到平安南山建设,从人居环境改善到科教文卫全面进步,南山一直为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好条件、创造更优环境,面向未来,南山将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让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南山随处绽放!”

马宏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在儿童身上,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先行示范区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应有之义。历经三年,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变成全市实实在在的行动,目前,深圳已经出台了纲领性文件,也打造了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平台。今天,在深圳的科技强区、创新高地南山区举办这场活动,与嘉宾小朋友们一同点亮蓝色的灯光,就是向社会传递深圳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儿童优先的声音,用世界的眼光看儿童,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让我们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起点上,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共同携手创造儿童更美好的未来。”

彭文儒表示,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史无前例,城市化进程无可比拟,儿童发展各方面显著受益。“我们在世界儿童日点亮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重申承诺,与中国及全世界130个国家的,城市携起手来,共同履行儿童优先的承诺,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儿童幸福,提供儿童关爱和保护是社区和城市运转良好的的最终指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帮助他们充分实现潜能。”

活动最后,在嘉宾的共同启动下,深圳湾广场各栋大厦亮起一篇蓝色灯光,显示出“与改革开放同行点亮儿童未来”字样,大厦灯光屏幕浮现的一张张儿童笑脸,继续向世界传递深圳对儿童友好的声音。

 

[责任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