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文体通>

“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深圳展出

条评论立即评论

“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深圳展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看百年名人信札“见字如面”。

▲名家信札作品在尚书吧展出。

王国维致邹寿祺名刺。

深圳新闻网讯   翁同龢、俞樾、罗振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刘半农、巴金、郑振铎、钱钟书、丰子恺、郭沫若……近日,深圳人有幸与这些近现代重磅文化人物的亲笔书信来一次零距离接触,以感受200年来的文化温度。

深圳尚书吧携手寄梅堂主人王鹏开展 “见字清目· 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今日是最后一天展出。本次展出的手札是王鹏从自己上千件收藏品中选出来的120件精品,而其中钱基博和钱钟书父子、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俞樾和俞平伯曾祖孙的作品“同台亮相”,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手札是一种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品,中国书法史上早期留下来的重要法帖很多都是手札。据悉,因为这类集中众多重磅人物的高品质手札展非常稀有,展览消息一出就吸引了深圳乃至全国众多收藏家和文史爱好者的密切关注,开展几日内,来到尚书吧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信札形式内容都赏心悦目

此次展出的名家手札件件品相一流,赏心悦目,并不像有一两百年历史的“故纸”,信札书法和章法或潇洒不羁,或谨严不苟,或草草急就,但书法都同样精彩绝伦。比如龙榆生、俞平伯的小楷令人叫绝,钱基博带篆味的小字独一无二。

寄梅堂这批信札并不沉闷,大部分都使用特色花笺书写,其上印有梅兰竹菊荷等花样,赏心悦目,艺术性很强。比如著名国学大师黄侃的一通信札就是以粉荷为笺,风情怡人。而另一位国学巨擘俞樾秘制的“曲园写竹”高调地昭示了主人的个性和身份。

记者注意到,信札的内容也值得玩味。郑振铎向他的编辑表达:自己的《中国版画史》一书“售价甚昂,殊为不安”。丰子恺用缘缘堂专笺给友人写道:“走遍中国觉得杭州住家最好,可惜房子难找,我已经租得小屋五间,在西湖边,开门可见放鹤亭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寒云在信札题跋上指出康有为霸占朋友的文物:“稀世珍品殁后悉为康有为以术攫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讨论学术问题的信札,可读性很高。

有几件展品是手札与信封成套展示,有一封落款“成都华西后坝101号钱”,正是1940年至1946年钱穆流寓成都执教华西协和等大学期间的信札。

分享先贤向善求真精神

提供此次展品的王鹏,既是寄梅堂主,也是资深收藏家。1967年他生于沈阳,斋名寄梅堂,幼承庭训,好文史及书画篆刻。王鹏早年受到鉴定大家杨仁恺的身教言传,浸淫书画鉴定30年的王鹏眼光独到,长于鉴赏,收藏宏富。

谈到信札如何鉴赏时,王鹏说,“一赏笺纸,二赏书法,三品内容,每通手札既具文献价值,又具史料价值兼具书法价值。”他表示自己收藏手札最大乐趣就是去研究这些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个收藏家,应该认真地去品味和思考藏品。而对这些文化名人信札的收藏与挖掘并且与大众分享,是一个收藏家应有的文化担当。”

尚书吧负责人文白也表示,这些手札中承载着先贤向善求真精神与日常审美情趣,非常希望和深圳人共同分享。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责任编辑:罗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