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一些人考公务员进入机关工作,一些人进入企业,还有人自主创业赚得第一桶金。对“90后”们来说,就业选择丰富多样。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分析,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就业渠道、形式、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们普通人都有切身感受。
一个感受就是,就业渠道越来越多元了。比如,当“60后”的爸爸跟“90后”的孩子讲起“农业”“非农业”的区别时,孩子往往一头雾水。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分配不再是就业的唯一选择;城乡身份不再是就业选择的障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农民有了脱离农业和农村的新选择,进入了更广阔的就业领域,劳动力可以在城乡自由流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无限天地等待着年轻的劳动者。
另一个感受就是,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了。有一间工作室、一个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传统就业是以工作单位为核心的劳动雇佣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许多新就业形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不再有硬性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兼职就业、自由职业、网络平台就业等不断出现,适应了企业灵活用工和劳动者灵活就业的需要,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劳动者提供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新选择。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人们的就业观念越来越市场化了。老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之所以“入行”被如此看重,是因为改革开放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固定工”制度让人的选择余地非常有限。改革开放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如今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择业方式。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者愿意在各类用人单位之间流动,打破了城乡、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这种变化表明通过市场就业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当阳光洒落在创客们的写字楼房顶上、洒落在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品”仓储间里、洒落在青年技术工人们的生产线上,他们正在用自信而充满朝气的笑脸告诉未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每一种就业选择,都会得到充分的尊重,每一种就业方式,都会得到应有的保护,人才的活力正在竞相迸发,一颗颗创造的种子正破土而出,抽穗发芽,迎来属于奋斗者的春天!(撰稿:悦小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