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致富奔小康是老百姓最为期待的事情。随着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一个又一个的贫困村庄拔掉了穷根,距离瑞金城区12公里的叶坪乡山岐村就是其中一个。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陈大圣)在赣南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致富奔小康是老百姓最为期待的事情。随着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一个又一个的贫困村庄拔掉了穷根,距离瑞金城区12公里的叶坪乡山岐村就是其中一个。
山岐村是“十三五”的贫困村,有586户共计2589人。2015年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1户337人,贫困发生率约13%。经过3年的脱贫攻坚,共有79户326人摘掉了贫困帽子,2017年该村也正式退出贫困村行列。
“我们村人多地少,年轻人都出去务工,留些老人和小孩在家里,土地杂草丛生,通片公路是村民们一脚一步踩出来的泥路。”回想起村子里曾经的模样,村支书黄小发感慨万千。当记者问起有何脱贫“法宝”时,黄小发说,“必须要有产业”。
80后村民温亮,今年一个人种了40亩烟草,这已经是他连续六年种植烟草。相比于以前缺乏技术外出一两千的月工资,现在情况已大有好转。
“有政府产业扶持资金,扶贫干部也帮忙申报了贴息贷款,遇到技术问题可以请教烟技员,最贴心的是购买了产业保险,有了兜底保障。”温亮说,光在家里种烟草,一年能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
提前摘掉了贫困帽的温亮,没有忘记乡亲们,他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400多个就近劳动计酬的机会。今年,他还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在烟叶的基础上,种植了瓜果,放养草鱼,“有政府在前带领,只要勤奋肯干,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好。”
在山岐村,像温亮这样通过产业找到致富之路的还有很多。作为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黄水长,今年着实发财了。他承包了20亩水田种植香瓜,上半年就已经有了14万多的收入。
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谢福林告诉记者,随着这两三年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在家门口发家致富不再是一个梦想,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开始留在村子里找路子。
“从2015年到现在,咱们村外出务工的人数是一年比一年少,因为现在政策好,只要你肯努力,在家里比出去赚得多不是很难的事情。”谢福林说。
谢福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沿海地方务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三五千,一年下来五万元到头了。而在村子里,只要承包5亩地,收入就能超过这个数。
“承包5亩地种植特色农业,比如香瓜、香芋、蔬菜等,一季的亩产收入就在5000元以上,一年起码是两季,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为了帮助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增收,山岐村通过产业扶贫“五个一”模式,引进中兴农业、胜威百香果、百汇绿海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形式,带动村民家家户户都发展产业、有稳定增收项目,已经帮助17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一面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表格,上面记录着村里帮助贫困户开展产业的信息,每一户发展什么产业,预计有多少收益,预计什么时候脱贫,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通过这一面表格,能清晰地反映出山岐村产业脱贫的情况。
“有产业就能自力更生,这是脱贫的关键。要把村情摸清楚,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村里的产业。咱们山岐村离市区不远,特色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谈到驻村两年多来的扶贫经验,谢福林如是说。
如今,摘掉贫困帽的山岐村,正在朝着美丽乡村的目标迈进。记者走在村子里,水泥路宽阔整洁,道路两旁花枝招展,屋舍巷弄井然有序,幼儿园、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应有尽有,生活在山岐村,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