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时政要闻>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条评论立即评论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分享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科学报社长、总编 段钢

近代以来的实践证明,后发国家为了少走弯路,向发达国家展开学习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其中,如何学到好的做法,需要不断予以反思和总结。

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规则意识需要增强。现代社会,规则意识是民主和法治的前提。规则意识必须内化为人的内在需要,才会真正具有行动的正当性。规则不仅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它直接关系做人、做事的格局,也关乎事业的成功。这是中国进一步走向思想解放和依法治国所必备的基础意识。只有增强这样的意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才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和偏见。

当前,世界多边利益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其基本特征是协调与合作。这也是迈入新一轮全球化时代的基本要求。与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相反,多边主义拒绝以损人不利己的方式进行博弈,而要求在良性竞争的博弈中达到新的平衡。

和平的路径是可取的。能达成相互理解的康庄大道,系于沟通、交流。历史无数次证明,每一次文明的融合,都是建立在充分交流基础上的。那种顽固坚持“一家独大”、零和博弈的旧有思维终将为时代所淘汰。

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例,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当然,“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就一定能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宣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与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继续与世界同行、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满满诚意与大国担当,赢得各界广泛赞誉。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开放带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任何意义上的固步自封,都是不可取的。

近段时间,中美发生贸易冲突后,有一些声音宣扬:中国要关起门来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似乎,我们的研发落后是受到开放的影响。其实,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只有共享技术进步,人类才能真正携手前行。从宏观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需要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的互动及其共同追求,以此来更清楚地理解历史发展规律、认知前行方向。

就中国的下一步发展而言,努力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在这一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风险的法宝。

现实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两种市场经济模式对立的苗头,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苗头和以往两个意识形态阵营的对立不一样,但同样值得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要进一步讲好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发展,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径的逻辑和本质,以更有效的沟通来获得更多理解和认同。

当然,我们也不拒绝一切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要同步加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变动的了解。一个基本原则是,市场经济不仅仅只有一种,全球化深入发展需更有效的沟通。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