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陈晓玲)对武侠、古装影视剧有涉猎的朋友一定对夜明珠不陌生,昔日“慈禧夜明珠”之疑云也尚无定论且至今仍保有关注度。那么现实生活中真有此等“宝物”吗?日前,身在深圳的夏先生找到了深圳新闻网记者,唤其拥有一颗会“自然发光”的石球,经鉴定机构检测认定为天然形成的萤石“夜明球”。夏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石球,并讲述了各中来由。
夏先生展示其所拥有的石球
记者看到,这颗石球直径约成年人手掌宽度,在正常光亮环境下呈现黄褐色,表面具有不规则纹理,与普通石球无异。
据夏先生讲述,该石球系其祖传,在其手中未经过人工改造,数十年来仅当它是普通的石球摆放。两年前,因家里停电,意外发现该石球竟然会发光,这引起了他的关注。随后,他更加惊奇地发现该石球能发出蓝、绿、白3种不同颜色的光,甚至可在黑暗中持续5天5夜。
夏先生将该石球拿到北京中博文物检测鉴定中心进行鉴定,据检测,该石球直径为10公分,强光下照射后可视发光,光亮较持久。其成分以氧化钙为主,并含有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锶、氧化锆、氧化钠、氧化镁等微量元素组成天然萤光石(受光后发光),经荧光光谱仪检测其表面氧化锶、氧化铝含量分别为1.043%、1.155%,可说明受光后由于氧化锶等化学作用产生光亮效果。由于球体较大,故称其为“夜明球”。
石球在暗处可发光
那么,究竟什么是夜明珠?如何判断夜明珠的价值呢?
根据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国宝玉石协会前副会长、《古今夜明珠》作者栾秉璈的定义夜明珠应该是能发出磷光的矿物。这些矿物里面含有某种稀土元素,经过光照后,把光源去掉,矿物还能持续发光。现在的夜明珠多指萤石夜明珠,萤石在自然界的量很大,但基本是发荧光的,发磷光的与整体比起来所占比例非常小,所以萤石夜明珠也挺珍贵的。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前院长、中国宝玉石协会前副会长吴国忠则表示,天然的夜明珠则包括像萤石夜明珠、钻石夜明珠、大理石夜明珠等,越亮越耐久的夜明珠价越高。
而有一些专家则认为,萤石夜明珠在宝石学中没席位,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文化方面。理由是宝石有几个衡量标准:一是稀有,二是硬度高,三是折射率高,萤石夜明珠都很难达标。如果将萤石夜明珠作为观赏品放在家里,也未尝不可,因为毕竟还有个文化涵义。
不管其价值如何,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因各种不同的原由热衷于“夜明珠”的收藏。当然,天然的夜明珠还是稀有和罕见的,鉴定它的真伪,除了用宝玉石方面的检测仪器外,还需根据它所具备的特性进行识别。作为买家,一定要看准了,真正喜欢了再出手,这样才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