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时政要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条评论立即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分享

金羊网讯记者林润栋报道:“开好车不牛,但能带动村民们都开好车才是真牛!”作为惠州市博罗县观背村前第一书记的陈湘站在“一亩三分地”讲习所前对记者说道。

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一亩三分地”讲习所

观背村位于博罗县罗阳镇中部,南靠东江大桥,西向佳兆业博罗新城、县行政服务中心北邻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地理位置并不差。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城边村”,在改造之前,其基础建设条件却很不完善,“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点的路。”由于地处城市边缘,观背村涌入了大量在城市中“无法存在”的手工业与务工人员。许多的手工业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加之许多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造成村庄环境脏、秩序乱、社会治安差等现象出现,成为藏污纳垢之地。“以前我们这里连开摩的的师傅都不愿意进来!” 村民郑照喜介绍道。

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村里的壁画

绝不“等靠要” “乱村”焕新貌

见到观背村如此场景,陈湘下定了决心要改造观背村落后的风貌。但是,观背村改造工作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改造资金不足怎么办?“一开始,改造村里的道路需要18万元,但其中许多是人力成本,而我们观背村不缺的就是人力。”陈湘说,观背村绝不“等要靠”,而是通过发动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改造的建设。“我们的孩子若在这种杂、乱、差的环境中成长,你想想会怎么样?”村民们积极响应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让观背村迅速“焕新貌”。如今,观背村道路干净,环境整洁,村里建起了公益书吧、村文化长廊、客栈、中医馆等设施。“以前不愿意进村的人员,现在都愿意在我们这转转。现在村民收入高了,笑容多了,环境美到村民的心窝里去了。”村民郑照喜感慨道。

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进驻村里的武术馆

变废为宝 打造文化乡村

观背村在求变的过程中,还选择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新农村发展之路。通过对老旧房屋的的改造,引进各文化团体进驻观背村,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部落。“一亩三分地”,便是陈湘打造文化部落的原点。“一亩三分地”原是一间破旧的小店,陈湘带领村民花了12天的时间,将这里改造成具有乡土风情的活动场地,引来了乐天乐队的进驻。而场地内的讲习所,则成为了村里宣传、学习、交流、活动的产所。这种“变废为宝”改造的成功,带动了许多文化团体的参与。紫砂壶艺术馆、四时春农业、陶艺馆、凡所练功场、凡所武当武术……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观背村现有入驻的社会团体以及民间协会有43家,意向入驻的有72家。

惠州观背村:昔日杂乱“城边村”今日整洁文化乡

村里一角

文化部落的打造,给观背村一个很好的指引和方向。通过以文化为主题,艺术为载体,突出法德共治的文化,打造了一个集文化交流、文化创作、文化展览、文化观光、文化培训、文化输出、文化娱乐、文化体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复兴等为一体的文化聚集地,同时也可以将观背村打造成县域法德同治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对外展览窗口和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班培训基地等。文化部落的打造,也切切实实的为村民谋得福利。“以前村民送孩子去学习美术要花一千来块,而现在村里就有公益教学。”陈湘说,文化部落的打造,也吸引了社会企业的投资,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

“我们要打造5A级旅游乡村,让更多村民受益。”对于未来,陈湘说,要将观背村的改造经验与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来体验,带动乡村的振兴。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