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时政要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潮绣传承:“缝”住传统绣出“新花样”

条评论立即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潮绣传承:“缝”住传统绣出“新花样”

分享

金羊网讯 记者林润栋报道:“我不想潮绣在我们这一代人结束。”已年近古稀的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李淑英推了推眼镜,一边在布料上穿针引线一边说道。

1月17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潮州市,探访潮州在潮绣等非遗传承的发展情况。

潮绣,是潮州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与广绣一起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色彩富丽堂皇。刺绣艺人使用各种缎绸、绒线、金银线、垫绒线和棉絮纸丁为原辅材料,运用垫、绣、贴、拼、缀等工艺处理,使绣品的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画面形成潮绣独特的浮雕艺术特色。

潮绣传承:“缝”住传统 绣出“新花样”

潮绣传承人李淑英 林润栋 摄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的李淑英,在潮州古城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里建立了潮绣工作室与潮绣研究所。2014年底,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在李淑英的研究所启动了潮绣“不断针计划”,通过潮绣工艺大师的免费培训和带徒授艺,带动潮绣的传承与发展。李淑英说,无论是什么人来学习潮绣,她几乎来者不拒,认真教学。而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学习与了解潮绣,除了一些传统节日外,李淑英基本不休息。如今,每年从李淑英这里能培养出近100名潮绣技艺专业人才。

潮绣传承:“缝”住传统 绣出“新花样”

詹慧娜与她的作品 林润栋 摄


作为李淑英潮绣继承人的詹慧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推广潮绣方面,詹慧娜有自己的想法。去年,詹慧娜参加了非遗传承人研修班,许多高校的教授为非遗继承人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没去之前没想那么多,只想将潮绣继承下来,传承下去。经过学习,我会想以后潮绣要怎么发展。”詹慧娜表示,潮绣工艺复杂,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耗费时间学,而要传承推广潮绣,就需要将潮绣推向市场。而这,也是她们目前正在探讨的发展方向。

潮绣传承:“缝”住传统 绣出“新花样”

加上潮绣的包包 林润栋 摄

同样致力于传承推广潮绣的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佘燕璇,在市场化已迈开了步伐,在传统技艺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创新。佘燕璇说,她想把潮绣产业化,将潮绣与衣服、包包,鞋子、家具装饰等结合起来,让潮绣进入百姓家。“一个普通的包包可能只买一两百元,而在包包上加上刺绣后,往往能买一千多元。”佘燕璇认为,将中国文化融入服装行业的方式,在业界已颇具影响力,潮绣体现出的价值亦获得市场认可。佘燕璇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受到世界的认可,她也希望通过将潮绣融进婚纱礼服等方式,实现潮绣的“国际化”,将中国的非遗文化推向世界。

潮绣传承:“缝”住传统 绣出“新花样”

潮绣嫁衣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