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校园落成,三所书院——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全部投入使用。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上个月,由中俄合办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近日,记者来到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看到,该校新校区正加快建设。
随着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的进驻,一座现代化、有国际范儿的大学新城正在龙城崛起,并将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国际大学园建设如火如荼
从深圳福田往东北方向20多公里,车出水官高速,眼前的景象让多年没来龙城的市民陈先生大为吃惊。
过去的格坑村变成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路对面的一些旧厂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往前走,龙岗新地标“大运中心”映入眼帘;再回眸,过去龙口村的位置,正在新建一批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建筑。
陈先生家住福田,儿时在龙岗长大。“龙岗以前被称为关外,是深圳最偏远的‘农村’。”陈先生此次回龙城,亲戚告诉他,原来的“关外小镇”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正在建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建筑,正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新校区,这一带(龙城街道大运片区)正在规划建设深圳国际大学园。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今年9月在过渡校区开学,首批招了113名本科生。该校有一半以上的教师由莫斯科大学派出,使用俄语、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该校新校区预计明年底基本建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9月开学。“我家就在后面的小区,只有两三公里远。”深圳龙岗籍学生郭宇翔告诉记者,在家门口上国际大学,不出龙岗也能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
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内的深圳国际大学园还在不断升级。2014年签约的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已选址大运新城,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已开始筹建,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深圳)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签署合作意向书。
“龙城现在越来越现代化了!”郭宇翔兴奋地说。龙城不仅拥有国际大学园,还有深圳一流的体育场馆“大运中心”以及天安数码城、启迪协信科技园等现代化产业体,未来还将崛起668米高的深港国际中心。
培养更多国际化专业人才
国际大学的进驻给当地带来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直观的,是片区城市品质的升级和人员结构的优化。“大学园建起来后,整个片区环境、人文素质都大幅升级。”龙城街道居民阿荣说,国际大学园周边的配套也日臻完善,尤其是文体配套和生态环境一流,大运中心和龙岗体育中心不仅方便居民业余休闲,还经常开展演唱会、篮球赛等活动,整个新城活力十足。
国际大学为深圳带来的源头创新意义更为深远。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深圳市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充分发挥大学优势,结合深圳市场化、产业化特点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国际化专业人才,贡献更多科技创新成果。
今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引入两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大学如何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肌理非常关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无论是大学的规划还是机制建设,该校都把自己当成城市和社会的一部分。该校建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和师生创意创业中心,深度融入深圳“双创”发展。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也有相应谋划。该校校长赵平表示,目前学校开设的学科,大多数是结合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希望有针对性地为深圳城市未来发展输送需要的人才,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张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