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人境庐”主人——“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
2025-03-29 22:1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人境庐”主人——“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

人工智能朗读: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一位有着多方面建树的杰出历史人物,被誉称为爱国主义诗人、外交家、维新思想家等等。2025年是黄遵宪逝世120周年,为纪念这位晚清时期开风气之先的客家名贤,3月28日上午,“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开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嘉应学院主办,嘉应学院文学院、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嘉应学院岭东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嘉应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海,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谭嗣同先生的玄侄孙女、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谭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饶望京,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海,以及来自马来西亚和国内北京、天津、四川、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的100余位嘉宾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黄遵宪先生的外来孙、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就业、经济和贸易部主任游耀钧发来视频致辞。开幕式由嘉应学院文学院院长刘显主持。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致辞

“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关爱和用黄遵宪创作的《己亥杂诗》八十九首诗中择取五首进行诠释,表达对先贤黄遵宪的理解和敬意,感谢120年后,黄遵宪的思想、诗文以及业绩还广有影响,还有不少追忆者、传承人。

游耀钧在视频致辞中代表黄遵宪的后裔对所有宣传黄遵宪思想、保存黄遵宪遗物遗迹的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于年内率团来梅开展文献考证与文化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饶望京副所长致辞

谭裔在致辞中说,今年也是谭嗣同诞辰160周年,她回忆了谭嗣同和黄遵宪相识的过程、政治主张,还原了两位维新志士在湖南时务学堂的交往细节,也欢迎各位学者到湖南进行沟通和交流。

嘉应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海教授致辞

饶望京在致辞中以《己亥杂诗》表达了对黄遵宪的深情眷念,黄遵宪的家国情怀、广阔视野、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融汇古今、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资源,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包容并蓄的精神都值得后人学习和推崇,从而可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陈文海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黄遵宪先生的卓越贡献后表示,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既是对黄遵宪先生历史贡献的回顾,更是宣扬其史学、文学、外交等方面的进步思想,进一步研究近代岭东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深入探讨近代文学作家、思潮、流派的发展情况,以及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陈文海并提出三点思考:一是深入研讨交流。共同推动黄遵宪研究、近代文学研究、岭东文献与文化研究、客家研究、华侨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迈向新的高度。二是共促成果转化。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梅州乃至全国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支持学校办学。对嘉应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特别是在黄遵宪研究、地方文化传承等领域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助力学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海教授演讲

1982年,杨宏海(右一)出席梅州首届“黄遵宪研究学术交流会”留影。

迄今为止,黄遵宪研究已近百年,学术界有人称之为“黄学”。这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黄遵宪与晚清文学变革研究、黄遵宪诗歌及诗学思想研究、黄遵宪政治和外交思想研究、黄遵宪与民俗学研究等多方面领域展开学术研讨,沉甸甸的近700页的论文汇辑,收纳了海内外“黄学”研究专家们宝贵的研究成果。

1983年,在钟敬文教授指导下,杨宏海发起创办客家民俗研究会与出版专刊。

1982年与2005年两次黄遵宪学术研讨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2025年3月27日《梅州日报》发表杨宏海《黄遵宪: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行者》

据悉,迄今为止大规模组织黄遵宪研究活动共有三次,一次是1982年由广东近代文学学会等单位在梅州组织的首届“黄遵宪研究学术交流会”,第二次是200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北京主办的“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时隔20年之后,又在黄遵宪故乡主办了这次研讨会。来自深圳、原籍梅州的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海,是此次会上唯一一位参加过三次黄遵宪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客家文化学者,他同时曾经是嘉应学院中文系的老师。他曾于1982年撰写《黄遵宪与民俗学》的论文,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并且发表在复旦大学出版《中国文化研究》专刊,后又在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客家民俗学会和出版了《客家民俗》专刊。这次他回到母校开会,倍感激动。大会开幕式后,杨宏海受邀作《再论黄遵宪对中国民俗学的重要贡献》的主旨演讲。他以大量翔实资料和新发现的素材,进一步论证了黄遵宪在这方面的突出业绩,在与会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部分与会代表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在黄遵宪故居“人境庐”留影

会议结束后,3月29日,会议组织与会学者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与黄遵宪故居。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了解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接着大家怀着朝圣的心情前来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参观。面对这富有特色的古建筑,饶有兴趣浏览“人境庐”主人的生平事迹,听讲解员饱含深情的介绍,大家都为晚清这位博览天下、开风气之先的“人境庐”主人所深深感动。笔者在这里看到黄遵宪这首诗:“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联想到黄遵宪不论身在家乡,还是在出使异邦的外交生涯,他都一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建言献策、不懈努力,留下《日本国志》等“睁眼看世界“的鸿篇巨制。忆昔抚今,大家认为,“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召开,在时逢百年未有的历史大变局的今天,重温黄遵宪的世界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我们以历史为镜,承前启后,树立振兴中华的决心,颇有现实意义。同时,对黄遵宪家乡的大学嘉应学院来说,在学科建设、服务地方、整合人文历史资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也会发生积极作用。

在黄遵宪纪念馆留影

杨宏海与20年前一同出席北京“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左鹏军教授在“东山书院”合影。



撰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办公室 易道先

配图编辑: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李刚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孙逊]
推荐阅读
  • 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人境庐”主人——“纪念黄遵宪逝世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 2025-03-29 22:15

    嘉应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海,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谭嗣同先生的玄侄孙女、湖南省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谭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饶望京,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海,以及来自马来西亚和国内北京、天津、四川、山东、江苏、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