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文体通>

数说深汕合作区:中国“飞地”中的特区

条评论立即评论

数说深汕合作区:中国“飞地”中的特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宣告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深圳第“10+1”区,开启以“飞地经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胆探索和改革试验。

深圳新闻网讯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自此,这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一路披荆斩棘,奋力改革攻坚,不断对外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书写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奇迹。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宣告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深圳第“10+1”区,开启以“飞地经济”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胆探索和改革试验。

立潮头不止步,经济特区再出发。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日前,由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型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深圳特区40周年》正式开播,首期节目就带大家“飞越”了深汕合作区。

直播节目以《深圳第“10+1”区新城加速崛起》为主题,分为6个篇章,全面展现深圳第“10+1”区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建设、民生事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从8月10日起,“深汕视点”将分批为大家回放6个篇章的报道内容,今天播出第二篇章——《数说深汕合作区:中国“飞地”中的特区》。

设立深汕合作区,就是“将特区设在了老区人民家门口”。在看回放视频之前,让我们先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深汕合作区践行“特区带老区、先富帮后富”担当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体制机制创新:

11个区直机构、5个市驻区机构、6家区属国企已正式揭牌成立,正稳步推进新城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水、电、气、电视、公交、通讯等所有城市基础配套服务已实现与深圳一体化发展。

产业建设:

截至今年上半年,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89个,其中82个来自深圳,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00亿元,将提供超过6.3万个就业岗位;

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机器人小镇的深汕湾机器人小镇,13个已供地项目总投资74.68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92.48亿元,年税收约2.12亿元。

民生保障: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从立项到封顶,仅用了不到100天时间。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三级综合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院区正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可提供床位800张;

九年一贯制的南山外国语深汕西中心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深圳百合外国语深汕分校已完成初步选址,深汕高级中学项目规划建设正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投入使用开元小区、创业村人才住房项目787套,全面开建10507套人才住房。到2035年,将累计建设人才住房约40万套。

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