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时政快报>

我们40|从“深圳速度”到“智慧城市”,他见证特区变迁

条评论立即评论

我们40|从“深圳速度”到“智慧城市”,他见证特区变迁

分享

近日,晶报发出的“寻人启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型专题策划“我们40”,点燃了大家寻找身边与深圳特区同龄人的热情。一位见证了深圳城市发展变迁、如今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参与者的特区同龄人,经朋友推荐,引起了晶报的注意。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城市总架构师、深圳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晨,一起去回味深圳特区40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的翻天覆地变化。

在城市发展的起点成长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起点。罗湖不仅是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的起源地,还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中国第一宗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

10岁的郭晨与深圳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1990年,郭晨随家人从西安搬到深圳生活,他们就住在荔枝公园的东边。每天放学,郭晨就会穿过荔枝公园回家,因为父亲的画廊就开在公园中心的湖边,荔枝公园成了他最常玩耍的地方。

荔枝公园是1982年在原有的500多棵老荔枝林和一片低洼稻田的基础上,挖湖、筑亭、造桥、铺路构筑而成。郭晨回忆,很多不熟悉公园的人,容易在园内迷路。有趣的是,后来建起的京基100,不仅成为了当时新的深圳地标,也成为了园内人辨别方向的坐标。

说到地标,许多老深圳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栋建筑,可能都是以“三天一层楼”名扬天下的国贸大厦。1984年9月4日,在国贸大厦封顶仪式上,工人们买了一挂总长160米的鞭炮,从楼顶直挂下来,用钢丝绳拉着,足足燃放了20多分钟。国贸大厦的建设创造了“深圳速度”,也打响了深圳的城市品牌。随后,地王大厦、京基100等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地标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罗湖。

除了高楼耸立,还有东门、深圳博物馆、深圳市委、深圳证券交易所……郭晨细数着感叹:“当时深南中路与红岭路交叉的那一片区的确是深圳最中心最繁华的地带。”从小生活在这里的郭晨,1999年考上上海同济大学,竟有些不习惯求学的生活,比如过了饭点就几乎找不到营业的餐厅了,但是在深圳随时都可以下馆子。

郭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深圳特区同龄,是因为小学作文比赛,他所在年级的题目就是“我是特区同龄人”。虽然往后他又遇到了两三次相同的题目,但对孩子来说,还不太懂与深圳特区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缘分意味着什么。直到去外地读书,郭晨才发现原来自己对深圳的眷恋这么深。毕业后他在上海工作了几年,在女儿将要出生的时候,他决定回深圳,让孩子也像他一样在深圳成长。

城市规划建设的参与者

5月31日晚上,郭晨带着女儿在市民中心一同观看了以“童心·同心”为主题的3分钟儿童节特别版灯光展,看到女儿的书法作品《共童城市》在灯光展中展示出来时,他充满了骄傲。

他们此刻所在的福田中心区,在郭晨刚到深圳时,还是一片荒凉。他记得,那时深南大道上的上海宾馆就像一个界碑,划分出以东和以西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以东的片区建设热火朝天,拔地而起的楼宇不断刷新深圳高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穿过繁忙的罗湖桥,奔走在内地和香港之间;而以西的地区仍是低矮的房屋和大片的农田。郭晨的家人朋友日常活动,都不会轻易踏入上海宾馆以西的区域。

然而很快,福田中心区的建设就拉开了序幕,吹响了城市发展“西进”的号角。福田中心区的建设就从深南大道福田区拓宽工程开始。1994年,福田中心区道路构架基本形成;至1995年,中心区80%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七通一平施工,现场基本形成了主次干道路网。

1996年,深圳市政府联合规划部门就CBD和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厅等一系列建筑的方案,进行了一次面对国内外的咨询招标,从此开创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招标的先河。随着六大重点公共建筑工程基本建成,十几家金融企业也陆续在福田建设总部办公楼,福田中心区实现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的规划定位。

后来,郭晨的家人在莲花北分到了来深后的第一套福利房,上了高中的郭晨的生活轨迹也开始向福田中心区转移。他还记得,莲花山上立起邓小平塑像后,上山的游人更多了,山上还建起了一座公共厕所。当时的他还未留意过一个普通的公厕有何特别之处,当他进入大学学习建筑之后,才发现从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厕就能看出深圳城市设计对于细节的严苛把控。它的选址便利,同时采用自然材料使其融入自然环境中,当人们从山脚望去,不会破坏大家欣赏莲花山的整体观感。

2013年,郭晨进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在进行编撰深圳城市规划史的书籍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与前辈们的交流,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深圳城市规划设计背后的点滴心血和大胆创新。而他,也有幸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参与到了深圳的规划建设中去。如今,他正在进行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改造工程,目标是以“大道公园、深圳生活”为主题,以“微改造、再提升”为理念,在尊重大道交通职能之上,打造慢行舒适、生活休闲的大道公园,让深南大道成为代言深圳形象与精神的品牌大道。

“城市共同体”让深圳更好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城市是怎么样的?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人,郭晨认为,深圳用了30多年的时间建成一个不输当世的世界级大都市,再往前走,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已经不够了,必须通过创新来独立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化之路。于是,2015年,他开始探索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与公众、与科技的结合。2016年,在市规土委支持下,郭晨发起“城市梦工厂”种子计划,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等领域,推动了一系列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先锋实践。

郭晨的想法正好吻合了深圳特区的发展思路。2018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将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的发展目标,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数字政府”建设就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大脑”。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科学决策,加快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2018年,市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委员会,对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顶层设计和重要工作提供战略建议和技术咨询。郭晨被任命为副主任委员,深度参与了“数字深圳”系列规划编制和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策划建设等重大任务。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数据立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数据资源的流通,进而严重制约了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关注到这一点的郭晨,在2017年市两会期间,作为主笔,将数据立法的建议写进了致公党深圳市委会的政协集体提案中。这份提案不仅受到了深圳市法制办的重视,2019年,郭晨还受市国资委选派,参与到了市人大2019年度立法计划《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立法工作,并担任起草专家组组长。

说到未来的深圳时,郭晨不止一次强调了“城市共同体”这个名词。他相信,城市能够进入更加的美好未来,驱动力是政府、企业、大众一起共同创新。为深圳,我们可以做更多。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诗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