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深圳历史根脉 活化鹏城文化遗产
2024-09-22 10:1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梳理深圳历史根脉 活化鹏城文化遗产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4年9月22日讯 日前,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遗产活化利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学术研讨会在南科大人文社科学院举行,南科大党委副书记张凌、南科大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主任王晓葵、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蓝蓝以及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晓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科高等研究院孟凡行教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教授在大会发表主旨发言。

杨宏海在题为《深圳“滨海客家理论初探》的发言中,介绍了“滨海客家”的缘起及理论框架,他以“山地客家”梅州与“滨海客家”深圳进行比较研究,评价坪山“龙田世居”黄氏族人从山区来到深圳后,摒弃原文“重文轻商的理念,既重文又重商,将生意做到广州十三行,从而建起龙田世居等大围屋,体现了滨海客家“开放、包容、重商、进取”的精神。同时,将马峦山长守村、龙岗大芬村、甘坑村、龙华观澜牛湖村等客家村落进行活化利用,为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活化利用提供了可贵实践,助推了大湾区“人文湾区”的建设。

接着,杨宏海教授主持了“深圳本土客家文化遗产”专题组的研讨会,共有五位学者代表作了专题发言。来自深圳大学张洁、陈婉怡、莫伯初提交《共建共治共享:深圳市坪山区麒麟舞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模式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数字采集、电子建档等方式,探索实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数字化治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者赵蕊娟,则以《从教会学校到艺展馆——深圳客家历史建筑活化的再思考》为题,介绍龙华客家人聚居地的虔贞女校,通过这所历史上客家人与西方文化融汇的百年老校为个案,反思在都市化进程中客家文化保护的可能路径。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研究人员程伟明,介绍了《城市变迁中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平衡探究——以深圳大万世居为例》的主要观点,建议以保留历史原貌、恢复生活场景、引入文化体验项目等方式,让客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生黄南海,提交《深圳市大鹏所城客家民居梁氏大屋的调查报告》,从其民居类型、组合形式、建筑平面、立面形态和建筑细部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总结与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岭南建筑文化遗产和客家民居特色提供数据资料。杨宏海教授对各位学者的研究报告一一作了点评,并与论者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分享。同时,他还对坪山区发展文旅产业项目提出中肯建议。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陈蓝蓝局长自始至终参加学术研讨会,并以会议代表成员的角度,参与学术研讨,表示会很好消化和采纳专家们的建议,并透露将以坪山马峦山这客家村落为基地,开展系列文创工作,促进坪山的文旅事业与产业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主办方组织专家们到坪山长守村和大万世居参观。专家们饶有兴趣地考察了滨海客家的风貌,并对坪山文旅的发展提出美好祝愿。

(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李刚)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