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 图破藩篱|漫议王道国近期的金文临作
2022-04-11 19:37
来源: 岭南书院 一 宝安书社

调和鼎鼐 图破藩篱|漫议王道国近期的金文临作

人工智能朗读:

2022年3 月 28 日,在深圳留仙洞书画院美术馆,“汲泉钟鼎”王道国壬寅临吉金铭文小品展开幕。展出王道国临吉金铭文小品三十余幅。此展系深圳宝安书法艺术研究社本年度的首场学术活动。

640[7].jpg

640[1].jpg

640[2].jpg

640[1].jpg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宝安书社采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藉此开展了书社成员之间、书社与同道之间以及书社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探讨、批评与分享。

640[8].jpg

臨春秋戰國青銅銘文二品  68x68cm

640[3].jpg

臨西周早期銘文三種  68x68cm

调和鼎鼐 图破藩篱

——漫议王道国先生近期的金文临作

文□雨生

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是观众解读艺术家的一扇窗。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今天,私以为一个书家的目光和心向未必依然拘泥于“上溯晋唐,下及明清”。须知上则有秦汉,有商周,更有古昔。而今在本次展览作品中,我仿佛再一次感受到了道国兄的思想与观照。首先,作为一个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展览并曾斩获国展大奖的书家,其书作以行草书见长,并已渐趋形成个人风貌,但其似乎不甘安于现状而固步自封。尝试游离于碑帖之外,图破藩篱,放眼远古,探求并汲取秦汉以前几千年的艺术资源。

640[1].jpg

臨國諸鼎铭文  68x68cm

640[3].jpg

節臨大孟鼎铭文  68x68cm

此展三十余幅临作均为斗方形式,可以看出作者别出心裁的大胆和游刃有余的自信。因为形式上的单一,必然是自找麻烦的难度拔高;而视觉效果上如何做到“简而不单”,则无疑又是最能考验作者的通变能力和创作手段。三十余幅斗方作品犹如三十余方篆刻印章,使笔如刀,呈现出多变的篆法、章法尤其是笔法。

640[1].jpg

臨 簋铭文 68x68cm

640[2].jpg

臨小克鼎铭文  68x68cm

孙过庭在《书谱》中所提出的“篆尚婉而通”指的是篆书“中锋圆笔”的主要特征,这一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影响深远,但是从某个层面上来说也相对弱化了篆书美学多样性的潜质。正如人们习惯于把书法艺术的自觉界定在魏晋南北朝,大抵是鉴于这个时期行草书的蓬勃发展充分拓展了书法的风格表现范畴。而当我们梳理更早的书法时,譬如青铜器时代,所谓作品风格以及诸多美学元素俨然早已存在并且超然不俗。现代考古学丰富的实物资料显示,在商周金文之前也有已书未刻的甲骨文,在其后的秦汉简帛上也有墨迹书写的篆书,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其实也并没将中锋作篆视为不二法门。

640[2].jpg

臨西周大克鼎铭文  68x68cm

640[1].jpg

臨毛公鼎铭文  68x68cm

640[2].jpg

臨散氏盤铭文  68x68cm

从本展《临楚王酓忎鼎铭文》、《临伯姜鼎铭文》、《节临大孟鼎铭文》等临作中可以发现,道国兄跳出了惯常的模式,尝试加入了“侧锋用笔”,使得古穆静雅的金文平添了灵动的神采。作为一个印人,我较为欣赏类似《临国诸鼎铭文》这类作品的线质精神与笔墨意蕴,道国兄以“渴笔枯墨”沉着痛快地刻画出时间之殇。满纸云烟是年代积淀的残涩,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640[1].jpg

臨禾簋铭文  68x68cm

640[2].jpg

臨史墙盤铭文  68x68cm

640[1].jpg

臨虢季子白盤铭文  68x68cm

此展所选临的这一批金文范本,风格不同,各具千秋。无论在线质、结构、体势等方面都表现出高度成熟、规范和持重,可以窥见其不同的唯美主义倾向,堪为经典。而道国兄在其中诸多件临作上还配之有跋文,细读再三,感慨不已,道国兄是潜心做了一番功课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采取了临创结合的方式,让这些充满原始张力,充满象征意喻与抽象含义的大篆文字,与审美主体和谐起来,从而激发了观赏者无穷的审美遐思。道国兄作为一位成熟书家,这种调和鼎鼐的能力让我由衷钦佩。这也让我明白了他在展览前序中之所以会引用美学家宗白华的一段话,原来是不无道理的——

640[2].jpg

臨伯姜鼎铭文  68x68cm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的生命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躬耕砚田,汲泉钟鼎,我相信道国兄已然分得古人一杯羹。

640[2].jpg

臨楚王酓忎鼎铭文   68x68cm

640[3].jpg

臨秦詔版铭文  68x68cm

640[2].jpg

节臨秦公簋铭文  68x68cm

快讯:《中国书法报》2022年4月12日特别报道了王道国先生此次展览,并引用刊发了郑雨生的赏析文章——

640[3].jpg

640[2].jpg

王道国

艺术履历

王道国,1964年3月出生,湖北襄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宝安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岭南书院执行院长,宝安书法艺术研究社社长,留仙洞书画院副院长等。

作品获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第十届“鲁迅文艺奖”(政府最高奖)等。

作品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二届篆刻书法展, 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新人展,全国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首届中国兰亭书法双年展,全国首届、二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中国500家书法精品展,全国60年代表书家提名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中国书法》中青年书家提名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等。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