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强省之路: 砥砺奋进,湖南成就精彩
2022-03-08 18:23
来源: 香港经济导报

通向强省之路: 砥砺奋进,湖南成就精彩

人工智能朗读:

湖南不沿边、不临海,开放发展面临着天然的短板。但湖南发挥毗邻沿海的优势,加大开放,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交出乡村振兴“湖南答卷”,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工程机械、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智能制造、高铁技术、磁浮技术……湖南智造的“硬实力”,力量凸显;红色基因十步之内有芳草,文创“湘军”独树一帜,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湖南文化的“软实力”,星光熠熠。

2021年,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湖南经济稳中有进,总量突破4.6万亿元,拥有3个万亿、14个千亿产业集群。

回顾过去的五年,湖南踏石有痕,在奋进之路上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足印。

首倡之地

擘画乡村振兴新答卷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自此,一场载入人类减贫史册的伟大行动拉开序幕。

虎年春节期间,十八洞景区游人如织,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共接待游客一万多人次。再加上春节前夕“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分会场设在十八洞村,更为这里的春节旅游持续复苏增加动力。

村民龙先兰,过去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连老婆也娶不到。精准扶贫让他摆脱了贫困,娶上了老婆,生了孩子,现在已经成为全村远近闻名的养蜂专业户,年收入五六十万元。“没有精准扶贫的提出,没有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龙先兰说。

1d283bbfbbeb4588f2c9960a9e92fef1_quality,Q_80.jpg

▲靠养蜂致富的龙先兰一家

来到郴州汝城沙洲村,走进村民朱积旺家的小院子,幸福感扑面而来。69岁的朱积旺和65岁的妻子张美英正在打包他们才从果园摘下的水果。

“平时要配合村里管好景区秩序,调解纠纷,监督村里的财务。”作为村民理事会第一任会长的朱积旺称自己每天都挺忙碌的。而作为村广场舞队队长的张美英则成为村里妇女的主心骨。

在去年沙洲村“十项优秀”颁奖仪式暨村第二次集体分红会上,朱积旺获得优秀“四会”成员的荣誉。同时,老两口还领到了沙洲村为全村96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的半年集体经济收益补贴,率先尝到了做大集体经济“蛋糕”的红利。

勤劳朴实的老俩口还种了不少柰李、枇杷、桃子等水果,在村里广场摆起便民小摊位,每天收入六七十元。

沙洲村是“半条被子”红色故事发生地,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提出“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殷殷嘱托。

aa7532263ecdab6d6186d7794e169389_quality,Q_80.jpg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汝城红色旅游

一年多来,沙洲村依托绿色生态等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目前,沙洲村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有8家,旅游产品商店12家,所在的乡新发展特色水果种植12700余亩。去年柰李节期间,现场和网络销售享誉全国的黄金柰李逾2430万公斤。

依托青山绿水,汝城文明瑶族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沙洲文旅小镇获批湖南省十大文旅特色产业小镇。一年多来,共接待各类游客134.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5亿元。

2022年1月,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搞好“三农”工作,全方位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早在2020年底,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只是起点,振兴才是目的。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深刻领会总书记“精准”的内涵,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同样走出一条“精准”振兴之路。

自从2018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始,湖南一直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全省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原因各有不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才是走向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方法。

2021年,湖南把这一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消除返贫致贫风险8.8万户22.3万人;实施了“六大强农”行动;新增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统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污染治理等工作,创造农村“厕所革命”全国经验;打造了301个省级美丽乡村和100个特色精品乡村,呈现出“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年底,湖南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拉开序幕,2371个村为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最新全国示范村镇、十亿元镇、亿元村榜单发布,湖南28地榜上有名。

科技赋能

打造科创产业新高地

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工地,机器轰鸣。随着一排挖掘机整齐挖下,一个千亿产业正式开工。

2月18日上午,湖南省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14个市州同步举行,全省142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562亿元。这次集中开工项目,数量和体量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年出彩的“硬支撑”。

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是长沙市十大引领性产业项目、湘江新区十大百亿产业项目,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以“中国智联高地,湘江绿智新城”为愿景,以“双新(新基建、新产业)”“双融(产城融合、长株潭融城)”为特色,以“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工业”为产业定位。

智能网联汽车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2月16日,记者来到长沙湘江新区,打开手机APP,点击预约自动驾驶出租车,一会儿功夫,一台自动驾驶出租车就载着记者开始了体验之旅。

d4fff4ff2f2a431d79d54170744c69e6_quality,Q_80.jpg

自动驾驶出租车亮相湖南湘江新区

抢占未来产业的先机,背后蕴藏的是湖南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宏大布局。几年前,围绕智能网联车涉及的通信设备、自动驾驶底盘线控转向、人工智能处理器、云控平台、自动驾驶车辆,长沙分别与华为、舍弗勒、大陆集团、启迪云控、桑德新能源车等企业深度合作……基础层企业、技术层企业、应用层企业密布长沙,配以国内先进的应用场景建设,形成了一个“智慧路—聪明车—强大云—灵活网”的产业链条的协同闭环。

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率先落地,是湖南新兴产业链条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重点打造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为龙头的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形成湖南特色。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产业安全、碳基材料、人工智能及传感器、5G应用、动力电池等20多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已经成熟。

“湖南不仅拥有3个万亿级产业和14个千亿级产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中小航空发动机、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机等四个产业集群也进入‘国家队’,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毛腾飞表示。

今年初,《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经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3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在全国开创了以法治护航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先例。

一系列组合拳的出手,让湖南在引链、建链、补链、强链上得心应手。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湖南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95项;新增千亿企业1家、百亿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中部第一;园区主特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

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三一集团18号厂房在人力减少40%、场地缩小30%的背景下,产能提升50%;刷脸通关、在线购物、手机支付、网络预约等数字场景也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衣食住行。据初步统计,2021年湖南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锚定高质量,抓企业、兴产业、强产业链在湖南全省铺开。

长沙市一年诞生883家“小巨人”企业;衡阳市数字经济迈入千亿俱乐部;怀化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增长40%;在株洲,5家百亿级的龙头骨干企业、35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共同构筑起轨道交通创新生态链、产业生态圈。

8a74470e6b309ca3c595788d65c5471f_quality,Q_80.jpg

株洲海关对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出口整车开展原产地签证调查

益阳市加强制造业与“政产学研用金服”七大要素深度融合,研发投入强度达1.89%。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相继“落地生金”,奥士康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克明面业等26家企业获批国省“两化融合”试点。

在郴州市,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刷新世界大数据中心节能指标纪录,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岳阳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沿江化工企业15家彻底退出,己内酰胺搬迁项目成为破解“化工围江”的示范样本;“12+1”优势产业链逐步壮大,正威、攀华等产业项目建成投运,成功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永州经开区、邵阳经开区晋升国家级园区,全省国家级产业园区达18个。

2022年,是湖南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升级建设“3+3+2”产业集群,培优育强22个优势产业链,支持领航企业、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带动零部件、原材料企业链式发展。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打造一批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净增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规划,到2025年,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

54399d070f6b04ccabea9d3db917ec45_quality,Q_80.jpg

湖南铁建重工生产的“巨无霸”盾构机畅销海外

山水见证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湖南,是一座自然资源富集的宝库,独特的地质地貌、奇特的自然风光,构成湖南瑰丽的七彩华裳。

湖南,也是一个民风民俗荟萃的博物馆,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传承融合形成的璀灿文化,奇特风俗,让人目不暇接。

湖南,还是一片红色文化涌流的热土。红色,也成为湖南文旅产业的一抹重要底色。“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湖南的文化旅游资源被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东边一条线,西边一大片。”

“东边一条线”自北向南有:岳阳的洞庭湖、君山、岳阳楼;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岳麓山、岳麓书院及众多的近现代革命旧址;湘潭的韶山;衡阳的南岳衡山;株洲的炎帝陵;郴州的东江湖等等,似一串明珠,各放异彩。

“西边一大片”更是花团锦簇、气象万千:桃花源、索溪峪、猛峒河、张家界、天子山等景区,构成了一个广阔神奇、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区;芙蓉镇、德夯苗寨、凤凰古城、南长城等景区串连起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湘西。

2021年12月11日,从长沙南始发的G6431次动车抵达凤凰古城站。一批利用周末前来凤凰的游客,乘坐高铁专线公交进入古城,在蒙蒙细雨中漫步沱江两岸,感受古城风情。张吉怀高铁的开通,给大湘西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湖南省出台了促进文旅消费十二条政策,举办了乡村四季旅游节、工业旅游节、都市文化旅游节、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湖南人游湖南”等推广活动,推动文旅消费复苏升温。常德市、张家界市、湘潭市成功创建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

清明、端午、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湖南省游客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总量排在全国前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红色旅游成为热点。湖南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新增6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5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推进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建设,打响了“湘赣红”品牌。

“红色旅游”已成为湖南旅游新的“金字招牌”。

当前,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湖南省旅游产业规模仍然稳步逼近万亿大关,即将成为湖南的第4个万亿产业。

2022年,湖南省文旅厅将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目标,围绕“锦绣潇湘”这一文旅品牌,构建“55433”文旅新布局;形成了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雪峰山五大文旅融合发展板块;与周边省区共建湘赣边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湘鄂渝黔武陵山、湘粤南岭、湘桂崀山五大文化旅游联动区;依托湘江、大湘西、大湘东、长征沿线建设四条文化旅游走廊;打造长沙、张家界两个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和韶山红色文化旅游之都,建设岳阳、怀化、郴州三大旅游门户。(记者 肖建花,蓓瑶)

a73a195e3664254652dd9dbf6ab3acff_quality,Q_80.jpg

人间仙景张家界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