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区网推荐>大鹏>

群众热盼东涌红树林公园早日建成!但有人……

条评论立即评论

群众热盼东涌红树林公园早日建成!但有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大围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最南端的东涌社区,是东涌最大的自然村。在凌倍恩的记忆中,村子附近的这片“风水宝地”曾一半是稻田,一半是生长在滩涂中,任由狂风恶浪吹打依旧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东涌景色宜人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6月2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黎阳 李小辉 通讯员 林增 吴依妮 许恒涛 彭刊)几个月前,大围村的村长凌倍恩发现,早已被人们忽略的那片红树林,正悄然发生着许多变化。

大围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最南端的东涌社区,是东涌最大的自然村。在凌倍恩的记忆中,村子附近的这片“风水宝地”曾一半是稻田,一半是生长在滩涂中,任由狂风恶浪吹打依旧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这片红树林就像我们童年的一首歌,一直深深印在脑海中。”凌倍恩说,他和村民们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保护和利用好这片“海洋森林”。

“激活”东涌红树林

凌倍恩和村民们的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湿地资源,推进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大鹏新区开始规划建设打造新地标式红树林生态保护特色园,而“天赋异禀”的东涌红树林则成了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

经过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等多个单位的反复研究,2019年12月1日,拥有“深圳最大的海漆群落”的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开始建设。据了解,东涌红树林湿地园是大鹏新区首个区级投资的湿地公园,项目总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以红树林保护为重点,为尽量不破坏原有红树植物,项目实际动土面积仅18.1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5.3万平方米、水体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将建设成集科普展示、科研教育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湿地园区。

此外,该公园以现有红树林及基围鱼塘为基础,通过设置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登山步道等不同形式的游览线路,串联人工湿地、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鱼塘湿地。公园将分为核心保护区、湿地缓冲区、湿地体验区、管理服务区、山林体验区等5个景观分区。

“我们都很期待东涌红树林湿地园能早日建成!”凌倍恩告诉记者,东涌社区下辖6个居民小组,村民收入来源大多以旅游业为主,作为大围村股份公司董事长,他认为,东涌红树林湿地园的建成不仅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更能带动整个东涌社区的经济发展。

群众热盼东涌红树林湿地园早日建成


遇阻的“民心工程”

让村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在老百姓看来可以“造福一方”,令人拍手称快的“民心工程”,却因为一处尚未收回的地块遇到了“阻力”。据了解,该地块位于南澳东涌,占据正在建设中的东涌红树林湿地园的“核心位置”。

据悉,2003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办公室与深圳市美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称“美景公司”)签署了《承租合同》,约定将该地块共计94.5亩土地出租给美景公司经营种植。然而,据村民反映,该公司多年来并未将永久蔬菜用地用于蔬菜种植,而是用于挖塘养鱼和发展林果业,改变了原本的用途。不仅如此,在停止渔业养殖活动后,该公司仍未在该地块进行蔬菜种植,致使该地块丢荒多年,严重违反了合同约定。

为了保障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工程顺利进行,大鹏新区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工作会议,按照职责分工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监管局作为新区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方,开展对该地块管理权进行回收工作。在开展测绘评估后,大鹏监管局多次约谈美景公司负责人,但至今未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已完成总工程量约11%,因上述地块尚未收回,工程已于4月10日停工。

滩涂上的螃蟹


百姓热盼东涌“蝶变”

“什么时候能建好?我们真的很期待!”在距离东涌红树林不到1公里的东涌海滩,不少东涌社区的本地村民经营着自己的海鲜餐馆、民宿和游泳用具小商铺。他们表示,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将为东涌片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大围村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跟妻子开商铺已有四年时间,自从听说规划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后,就一直关注项目的建设情况。“我觉得多一个亮点工程,肯定会吸引更多游客过来,以后来这里,不仅可以游泳,还可以欣赏到我们东涌的红树林美景。”何先生说,他希望湿地园能多建一些长廊、小桥等雅致的景观,能让游客有更好地体验。

作为本地居民,俞先生则认为,东涌更重要的是需要“留住游客”。“很多游客都是‘走马观花’,并不愿在这里留宿。”俞先生表示,他希望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建成后,能让东涌片区激发一些旅游新活力。

据了解,根据东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综合定位开发要求,东涌片区将打造成以湿地公园与海滨浴场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公园建成后红树林生态系统将更加稳定,林下更多底栖动物筑窝生存,林上更多鸟儿栖息觅食。”据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工程师介绍,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建设将始终贯穿保护优先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滨海生态旅游服务基地及新区生态名片。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凌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