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国内新闻>

地铁车厢禁进食、禁外放后,下一步棋怎么走?

地铁车厢禁进食、禁外放后,下一步棋怎么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由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今起施行。

羊城晚报2020年4月2日讯 由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今起施行,《管理办法》明确禁止的7类约束性行为中,包含了备受关注的“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和“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此前,广州交通运输局就曾于2019年底印发《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下简称《乘客守则》),明令禁止上述常见违规行为。近日,记者连日持续观察发现,截至目前已施行3个月有余的《乘客守则》,对轨道交通乘客的行为约束效果并不明显,个别违反规定的乘客不惮于车站广播和工作人员的劝阻,相较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行为更是屡见。

在4月1日《管理办法》印发施行之际,广州市人大代表呼吁严格规范和宣传疏导同样重要,当前需持续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引导,尽快形成社会监督氛围,将《管理办法》融合到广州正在推进的城市文明行为立法建设工作中。

管理:纠正乘客违规行为以劝阻制止为主

4月1日印发实施的《管理办法》中,将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携带有严重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骑行平衡车电动车(不包括残疾人助力车)、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随地吐痰、滋扰乘客等纳入7类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日常生活中,又以“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和“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最常见和最容易被忽视。

地铁车厢禁进食、禁外放后,下一步棋怎么走?

手机外放声音在地铁车厢较为多见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地铁发现,上述最常见和最容易被忽视的两种违规行为存在不少。3月31日下午,一位年龄约50岁左右的阿伯乘坐4号线,兴致勃勃地打开视频外放声音,尽管周围已有乘客开始面露不悦,但阿伯沉陷在逗趣幽默的背景音乐中完全注意不到。

3月30日早高峰期间,记者观察到,5号线往滘口方向的列车车厢内,有乘客手提面包、鸡蛋、豆浆等早餐,虽然有人能够克制住“食物的诱惑”,坚持下车后再拿出食用,但也有个别人急切地掏出食物细细咀嚼,与车厢内的其他乘客“共享”气味。

“遇到了会上前劝阻,一般情况下劝阻制止都是有效的。”但地铁工作人员坦言,“如果违规人数较多也会管不过来。”实际上,广州地铁站内多处提示乘客遵守相关规范。站内循环播放着“请勿携带有刺激气味的物品进站”的广播,各节车厢内也贴有“使用电子设备时请勿外放声音”的标识。

记者留意到,广州地铁官方微博早于2014年就开始对“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行为进行适度曝光和提醒。广州地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乘客的类似不文明行为,一般是通过日常监控、乘客举报等途径发现,“主要是进行现场劝阻,如果是影响较小的不文明或违规行为,工作人员不会持续跟进。”

支撑:《管理办法》为规章提供上位法依据

2019年12月27日,广州交通运输局印发实施《乘客守则》,该《乘客守则》中明确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但并未进一步明确运营单位工作人员维护乘车规范的权限,仅提到“对违反乘客守则且构成违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地铁车厢禁进食、禁外放后,下一步棋怎么走?

地铁车厢内贴有常见违规行为标识

而在交通运输部4月1日印发施行的《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依据该规定,地铁工作人员有权对不遵守规范的乘客进行劝阻和制止,对制止无效影响现场运营秩序的,可以劝离、拒绝提供运输服务。

广州市人大代表司马春秋认为,“《乘客守则》属于广州市的政府规章,它的执行还需要有上位法的支持,这次《管理办法》的施行可以说是给政府规章提供了上位法的依据。”

在全国范围内,“劝离、拒绝提供运输服务”算不上是对轨道交通乘客违规行为的“严重”处罚。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7月,江苏南京就施行了《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包括“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在内的11种行为被列入禁止名单,乘客如有违反将面临“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在南京上大学的小洪就有一次和处罚擦肩而过。“当天我和室友在新街口玩,坐地铁回学校时喝着刚买的奶茶,乘务员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出示身份证后,乘务员告知她们:“地铁上不能喝奶茶,因你们还是未成年,这次不罚款。”小洪称,从那次经历之后,她们就再也没在地铁上进食了。

倡导:须兼顾严格规范和宣传疏导

目前,广州市正在推进城市文明行为立法建设工作,研究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不文明行为明确相应的监管制约机制。4月1日《管理办法》印发施行后,面对地铁车厢内“屡禁不止”的日常违规行为,广州还有哪些牌可打?能否照搬类似南京的严格管理条例呢?

“当前实施的《管理办法》主要还是以劝阻和制止为主。”广州交通运输局呼吁,广大乘客应遵守《管理办法》和《乘客守则》所规定的乘车规范要求,在密闭的车厢空间内共同营造良好的文明乘车环境。

地铁车厢禁进食、禁外放后,下一步棋怎么走?

形成针对违规行为的社会监督氛围很重要

“目前,严格规范和宣传疏导都很重要。规章制度要有强制性作保障,对违反文明守则的行为进行处罚是对相关规范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引导,这类《管理办法》的执行主要还是要靠公众自觉。”司马春秋透露,目前广州市人大正在对《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下简称《促进条例》)进行立法,“受当前疫情影响,原计划今年出台的《促进条例》可能会推迟一些。”

司马春秋提醒,即将出台的《促进条例》和已经施行的《管理办法》,更多是作为一种倡导性的指引。“此外,有赖公众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尽快形成针对轨道内违规行为的社会监督氛围,这样的执法效果才是最好的。”(记者 徐振天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