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进入因人口流入和复工复产引起不确定性的疫情防控第二阶段
要防输入还要防本地社区扩散
深圳特区报广州2020年2月25日电 2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重点介绍当前我省疫情形势,以及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后如何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
第二阶段防控压力更大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指出,广东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防输入的阻击战,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一个因人口流入和复工复产引起的不确定性的阶段,不仅需要防输入,还要防本地的社区扩散。“我们要在前期的基础上,加强对本地尤其是基于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防控力度,千万不能放松。可以说我们的压力更大了,因为存在很多带来风险的因素,尤其是复工复产以后会造成一些聚集性,我们是需要根据各地的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同时我们目前也启动了从一级到二级的调整,我们不仅要做外防输入的准备,同时内防扩散,希望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之下严格落实下去,以防疫情反复。”
目前仍有1000万左右的人员将分批有序来到广东,对交通方面的疫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冯惠强表示,“为切实做好我省公共交通工具及交通场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我们组织编制了《广东省公共交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指引》明确,在车辆、地铁、火车、轮船和登机处使用体温探测仪对乘客检测体温。发现乘客未佩戴口罩,建议其佩戴口罩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发现发热乘客,建议其就医。
另外,要设置应急区域。“建议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应急区域,如飞机、火车、客车等后部三排座位,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可在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冯惠强说,公共交通工具或场所内要控制人流量。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原则上不超50%。
出院病人有14%存在“复阳”现象
广州近期在出院病例的随访中,发现“复阳”病例13个,引起公众关注。“复阳”是指新冠肺炎出院病人复检核酸呈阳性。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表示,出院以后“复阳”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疾控部门、医疗界和科学界以及老百姓都关心的一个热点。我省有个初步数据,现在出院的病人里面有14%的人存在“复阳”的现象。通过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这种“复阳”患者并没有使任何人成为他们的第二代密切接触者,或者是潜在的密切接触者。
宋铁说,从目前的观察看到,一大部分人肺部的炎症是在吸收过程之中,还不能说是临床上的痊愈。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判断其可能会间歇性地存在排毒的现象。“我们也在跟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在防控方面不断地去了解我们的应对手段是否能够阻止它传播。目前看效果很好。广州市一共发布了13个‘复阳’的情况,104个密切接触者没有出现任何感染。”
宋铁表示,从微生物的特性来说,如果一个人感染了这种病毒以后,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产生以后,就不再传播。通过实验室监测,发现年轻的轻症患者,在两周之内就会产生抗体,如果出现阳性,风险其实是很低的,认为是有保护性抗体,传播的风险越来越低。但是有一些老年人,产生抗体的时间比较长,会不断地排毒,可能会成为传染源。“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按照最严格的方式去加强这种传染源的管理。”
宋铁强调,国家的诊疗方案里其实对“复阳”以及出院的标准已经非常明确,广东现在要求各级医院,患者出院以后,还要继续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待14天。在14天之内,通过监测,如果他(她)有了抗体,PCR核酸是阴性,那么就可以健康地走向社会。(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