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社区零距离>

办好民生微实事 解决群众的关键大事

条评论立即评论

办好民生微实事 解决群众的关键大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民治街道2019年实施531个项目,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需求。

民乐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困难群众再就业帮扶行动——电子培训班。

深圳新闻网讯  民乐社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学习电子维修,迈出创业梦第一步,学有所成后反哺社区。上芬小学新校区南、北门建起风雨连廊,为孩子和家长们遮风挡雨。白石龙社区来了一批小小讲解员,他们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用童声让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

民治街道有12个社区,居民群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这里既有“白领”,也有一线工人,既有“候鸟儿童”,也有“候鸟老人”。如何浇灌基层治理的土壤,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扎根社区多年的民生微实事正在释放巨能量,531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占全区总项目数的39%,2019年,民治微实事项目遍地开花,民生投入更合民意、更暖民心。

2019

有更多“雪中送炭”的项目

“这个学习班的开办对我来说是‘雪中送炭’。”住在民乐社区的居民周海想凭借电子维修创业,一直坚持自学,坎坷摸索前行。去年他报名参加了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困难群众再就业帮扶行动电子培训班”,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周海的修理技术突飞猛进。

民生微实事的生命力源于创新,项目选择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去年,民治各社区在不断优化社区的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更注重解决特殊群体的需求。

幸福来敲门、情定白石龙。去年七夕,白石龙社区组织辖区各行业的30名优秀男女青年齐聚一堂,交友联谊。现场,3对男女青年成功牵手。活动不只有“一场美丽邂逅”,线上,社区党委还构建起联谊交友平台,让青年有平台互动。

听见心声、快速行动。无论是民乐社区的电子培训班,还是上芬学校的风雨长廊、西头新村改造翻新的室外活动场地,都是社区通过走访调研,真实了解居民的需求后开展的。在社区,更多工作人员走到一线去,唠家常听心声,真正发挥微实事“短、平、快”的特点,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改变悄然发生。民生微实事将党委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变成多种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一系列贴近民心的项目在开展的同时,也调动更多居民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民乐社区电子培训班的居民自发成立了“电子维修公益服务队”,为邻里免费修家电。

2020

“1+N模式”打造品牌

新的一年,民治街道将持续发力,在统筹规划和执行落实上寻求创新机制,打造一批“留得下来”的“民心”项目和“融合”项目,推动民生微实事做实、做细、做精,切切实实让居民得实惠。

据介绍,民治街道按照“1+N”模式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根据街道年度民生工作目标,从整体层面对年度民生微实事项目进行规划,含项目类型、服务领域、项目覆盖人群、项目经费比例分配等,指导社区按要求申报,合理规划项目类型、规范使用项目经费。对街道高度重视的、各社区都急需的普惠性、兜底性且其他职能部门还未关注的服务内容,真正打造品牌,形成街道特色。

去年,民治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各社区、科室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对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价格等严格把关,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今年,民治街道将建立社区自审、专业第三方复审、街道终审的三级审核机制。

同时,民治还将建立项目优胜劣汰甄选机制,保证项目执行规范性。通过年度项目评估评优,评选出居民认可的好项目,持续推广实施。建立项目实施方黑名单制度,对于执行不力,实施不到位的项目实施方纳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承接相关业务,保证项目执行规范性。

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 通讯员 李明燕/文 蔡维泽/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罗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