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民生微实事>

观湖多举措提升居民幸福

条评论立即评论

观湖多举措提升居民幸福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让改革落在实处。

观湖街道以改革创新精神走出一条古村保护与文化发展新路子。图为焕发新生机的上围艺术村。

深圳新闻网讯 观湖因改革而生。四年前,观湖街道从“大观澜”分设而立,由此拉开了深圳新一轮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

齐抓共管促平安

这个月初,一场“观湖行动力”——协同共治平安建设动员部署大会,让观湖街道成为聚光灯焦点。以“党委领导、街道吹号、统一指挥、分级分类、部门联动、快速精准”为抓手,着眼于“行动力”建设,观湖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出协同共治平安建设模式,推动平安建设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升级的方向迈进。

迄今,观湖街道群防群治队伍,包括联防队伍、基础网格、城管网格、应急分队、交通协管、松元派出所、巡防中队、交警中队和机训中队等,已达到1600多人。

为破解治理难题,“观湖行动力”以“党委领导、街道吹号、统一指挥、分级分类、部门联动、快速精准”为抓手,通过搭建信息化综合指挥平台、深化分级分类管理、统筹群防群治力量、强化社会参与等,打造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智慧化的平安建设体系。与运作模式相匹配,“观湖行动力”建立了“三个统一”和“四个制度”的保障体系,“三个统一”即统一指挥、统一配备、统一考核;“四个制度”是工作例会制度、互动交流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评估反馈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协同共治平安建设的机制模式,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平安共促的协同共治格局。

用文创让城中村新生

上围老村位于观湖街道樟坑径河源头,三面围山,占地2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现存百年以上碉楼5座、客家老屋近50座。上围老村是深圳曾经上千现在只剩存200左右数量的古村之一。和其他古村一样,在深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上围村及其历史也难逃消亡威胁。

观湖街道开始思考,如何破解村与城共生共长的难题。依山傍水、绿道环绕,布满岁月痕迹的碉楼、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宅……这些看似与遍地高楼大厦格格不入的元素,恰恰成了上围村的吸睛之处。于是,一个用文创改造上围村的思路酝酿而成,一条上围艺术村的打造之路就此铺开。

借力龙华区“双提升”,观湖对上围村的环境进行了一番大扫除,提升了村容村貌的整体品质。紧接着,观湖街道对村民房屋进行统租,陆续引进艺术家和设计师进驻,为老村注入新血液。从艺术家入驻开始,观湖工作人员便做了大量引导工作,指导租赁双方规范租赁合同,一般租期都高达8年。政府搭台,艺术家唱戏。在艺术家们看来,上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村落特色,足以成为自身潜心创作的一片沃土。一栋栋老房、破房乃至危房一改过去脏乱差形象,在入驻的艺术家们手里重获生机。

在观湖街道的推动下,上围村从籍籍无名,到如今国内外策展团队竞相抛出橄榄枝、各地考察团前来“取经”,焕发新生机的古村,背后正是观湖街道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走出的一条古村保护与文化发展新路子。新的理念、新的思路,用文创解决城中村和谐共生,必将催生新的发展。

推进基层治理提升幸福感

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改革,针对统筹机构不强、工作机制不顺、执法方式不科学、人员管理不到位、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按照改革社区机构、改革工作队伍、改革工作机制、改革信息手段、加强党建引领的“四改革一引领”的工作思路,强调落实“干部在一线工作、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锤炼”的“一线工作法”,以达到“问题解决不出社区”、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高,社区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的目标。

积极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工作,着眼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设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服务站等,整合社区星光老人之家等资源,并委托第三方机构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做健康评估,依托智慧养老云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养老服务,打造“街道—社区”养老互助服务联动模式。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努力,观湖街道智慧养老建设工作成效渐显,于2017年1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计委等联合评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实施城管执法“律师驻队服务”,与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律师常驻城管执法队,借助律师专业、中立、权威等特点,提供法治教育、案卷审核等多项协助服务,有效破解了“暴力抗法”“执法无力”等城市管理执法难题。

今年,观湖将以改革思维激发生机活力、内生动力,实现智慧化管理服务,让观湖人民在改革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罗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