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首页社区新闻>文体通>

百年漂泊 敦煌藏经洞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深圳展出

条评论立即评论

百年漂泊 敦煌藏经洞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深圳展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历经百年漂泊,四卷出自于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深圳展出,11月21日,“一念·敦煌写经展”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四卷罕见敦煌遗书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一念·敦煌写经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

深圳新闻网讯  历经百年漂泊,四卷出自于敦煌藏经洞的唐代写经长卷首次在深圳展出,11月21日,“一念·敦煌写经展”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四卷罕见敦煌遗书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幽暗的灯光,曲折的展线,尘封千年的经卷如今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这些经卷今年5月被北京市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经卷的主人樊晓光告诉记者,今年9月由他和搭档紫荷在一个拍卖会上高价购回。他说:“看到这些经卷的第一眼,我唯一的念头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它们留下,这也是此次展览起名为‘一念’的原因所在。”

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遗书,具有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此次展览的四卷经书涵盖隋唐早期至晚唐,其中一卷来自于日本著名汉学家滨田德海旧藏。

滨田德海这个名字对于普通观众可能有点陌生,但他说的那句“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很多人都听过。滨田德海曾以兴亚院专家身份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天津等地疯狂探寻敦煌遗书,大部分来源于著名藏书家李盛铎,李氏所藏敦煌遗书多从京师图书馆监守自盗。这部分重要的“滨田珍藏”在其辞世后,一部分由图书馆购藏,余下一直由其后代秘藏。此卷《金刚经》由此流出,历经颠沛流离,终于百年后回到故乡。

另一卷唐代写经在清末被偷带至日本,后几经辗转流落于伦敦,被一家私人手稿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并作为私人手中最古老、完整的中国手稿珍藏大半个世纪。据专家介绍,这卷经文中“治”字末笔完整,不避讳唐高宗李治,而“世”字缺笔,避讳唐太宗李世民,可以断定为贞观时期所写,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书法墨宝。

樊晓光说:“敦煌藏经洞中号称有经书5万余号,但其中有很多都不是完整的经卷。以俄罗斯的博物馆为例,17000多号中,超过一米的经卷只有几百号。而这幅从英国回流的经卷,长达2.7米。尤其是全世界在私人藏家手中的敦煌写经卷只有一千多号,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和日本,所以此次这卷经书能够从欧洲回到中国,可以说弥足珍贵。”

展品中还有一卷《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在一卷上整体体现了初唐、盛唐和晚唐写经,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的盛衰,这件藏品原是著名收藏家朱孔阳家族的旧藏,上世纪60年代退还朱氏家族,经卷上还留着上海市文管会标签,也可以说是历经沧桑。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文 韩墨/图



[责任编辑:罗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