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焦点新闻>社会焦点>

争相送礼相互攀比 不良社会习俗正在侵染纯净的校园

争相送礼相互攀比 不良社会习俗正在侵染纯净的校园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按理说,校园本是纯净之土、书香之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构筑起美好、纯净的情谊。

警惕!社会习气浸染校园

按理说,校园本是纯净之土、书香之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构筑起美好、纯净的情谊。但是,眼下纯净的校园正被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所侵蚀,尤其最近这段时间,新学年伊始,教师节、中秋节接踵而至,家长们浮躁的情绪正在向校园深处蔓延。

从老师们疲于应付的微信群,到家长们孜孜不倦的送礼风,再到校园里一浪高过一浪的攀比潮,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无死角地影响着校园,甚至干扰到正常的教学生活。

微信群变成实时家长会

每一个微信群建立的初衷都是希望通过群发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众人皆知的效果。办公群如此,家长群亦是如此。但就是这样一个家长群,却在演绎着不一样的小社会。

小白老师本学年任教二年级数学课,课程中涉及轴对称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们对此有深入的理解,她通过微信群通知家长,转天上学时每人带一件轴对称的物品,同时带一件不对称的物品。一个“轴对称”的概念,生生在群里吵了一个晚上。

在她看来,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这个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太简单了,而且家里随便都可以找到很多对称和不对称的物品。之所以不限制物品,就是希望花样多一些,40多个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共享。”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家长们却吵翻了天。有的家长不理解老师的教学初衷,有的家长对“轴对称”概念含糊不清,大家在群里吵来吵去。就在这时,一位家长把自己准备的物品晒图到群里,老师回了句:“您准备的物品很好。”这句话彻底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每位家长都在群里晒图。老师自然不能厚此薄彼,逐个家长进行回复,紧接着就是家长一连串的感谢声。直至深夜,有些刚看到信息的家长,依旧在询问相关问题。类似状况每天都在发生,白天课堂里教学生,晚上微信里教家长,这已成为很多老师的生活常态。

从老师的角度去审视家长群,他们感受到了工作层面的压力,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总怕怠慢了家长的询问;可换成家长的视角去观察,压力同样不小。学生家长孙女士和记者反映,每天想查询学校发送的通知太难了,老师刚刚发布一条信息,迅速就会被家长的回复淹没,刷屏的同时还有一些家长不断揣测老师的心意,总希望在老师面前刷个存在感。“就拿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来说,一大早就有家长图文并茂地向老师发来祝福,一上午手机就不停地蹦消息。”孙女士说,“到了下午,花样翻新了,有家长让孩子发语音消息了,其他家长纷纷效仿,唯恐落后。紧跟着视频祝福又开始了。”在孙女士看来,教师节送祝福理所当然,可当祝福变成了孩子在群里秀才艺,祝福也就变了味儿。

更让孙女士受不了的是,有些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在搞小动作,弄得其他家长不配合也不合适,只能硬着头皮去迎合。暑假期间,老师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为自己的孩子集赞的消息,巧合的是这条消息被一位“会来事儿”的家长看到了,于是他就把该信息转发到了家长群里,招呼所有的家长去给老师的孩子点赞。这条微信下方可以购买礼物,礼物可以转换成票数,而花钱越多票数就越高,显然这是主办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家长群里就有人跳出来招呼各位家长每人花5元钱,给老师的孩子刷票;为了凸显自己的积极性,还会把自己的刷票证据截屏晒到群里来。

“我觉得这就是在溜须拍马,想尽一切办法去讨好老师;不仅自己要讨好,还要连带着其他家长一起做。”孙女士对此颇有意见。幸好老师及时发现了家长们在网络上的“前呼后拥”,并在群里说明了情况,叫停了家长们的冲动行为。

家长群的异化现象,已经让群里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焦虑。孙女士建议老师们能及时规定家长群的互动规则,使大家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在学生的教育上,而不是拼了命地在群里“扮戏精”。

“廉洁令”管不住家长

去年末,本报“视点”栏目一篇深度报道《谁在腐蚀教师?》引起市教委的高度关注,责成相关负责人与本报记者进行了详细沟通。随后,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纪委驻市委教育工委纪检组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的通知》,同时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即“八项禁止”,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纠正教育行业内的不正之风。

“八项禁止”规定出台后,对树立我市教师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规定中明确,校长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从学校体系内,对教师收受家长礼品之风起到了遏制作用。但是,今年教师节期间,“给老师送什么礼”依旧成为很多家长纠结、又难以绕开的话题。

记者询问了多位家长后得知,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在家长会、家长群等不同场合向家长们宣传了“八项禁止”的相关内容,并且强调给老师送礼就是在“害”老师。但宣传过后,依旧会有家长对送礼一事乐此不疲,而且此风还有迅速蔓延之势。

有家长向本报记者反映:班级里有好事的家长牵头,以“联合”的名义给老师购买礼物,所有花费由全体家长均摊;有人以“一束鲜花表达恩情”为名,给老师送花,说辞便是“官不打送礼人”“老师不能公开收礼,但家长不能不懂事”“老师对孩子这么精心,做家长的应该知恩图报”“咱孩子在人家手底下,不能慢待了老师”等。很多家长说:这样的号召的确有煽动性,只要有第二个人响应,就能迅速引起全班家长的跟风,因为谁都不想做“不合群”的家长,毕竟家长的举动会直接投射到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因此受到个别对待。这类行为的目的就是号召家长一起送礼,而把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八项禁止”视为无物。更有家长担心,这一波教师节送礼潮会延续到中秋节前后。

“八项禁止”出台后,老师们直观的变化是在留存证据。教师节期间,依旧有家长通过电子红包的形式“表达感谢”,但老师通常委婉回绝,并且截屏加以保存。对于家长以各种方式送来的礼物,登记造册后通报校长办公室,并且原路退回。对于鲜花,大多由同学自己带回家。有老师向记者反馈:“‘八项禁止’事关个人的事业前途,不会为了得到家长的恩惠便放弃职业准则;同时会保留相关的证据,提防有人一手贿赂、一手举报。”

家长每逢节日必先送礼的举动直接将不良的社会风气带进了校园。让不良的社会风气继续侵入校园、影响孩子?还是就此结束,还校园一片纯净的空气?接下来,就看家长们的实际行动了。

送礼背后还有攀比风潮

“今年暑假我爸妈带我去上海迪士尼游玩,看!我这套文具就是从迪士尼买的。”一位女生骄傲地和同学们介绍。另一位同学接过话说:“上海迪士尼有什么了不起,我暑假去的是香港迪士尼。”接着两个人就“哪个迪士尼公园比较大”展开了争论。

班主任黄老师结束了二人的争论。她和记者说:“我们班级一半市区孩子,一半外来务工子弟,有些同学的家庭并不富裕,因此我非常注意孩子们相互攀比这件事。一来,容易伤害一些同学的自尊心;二来,攀比之风无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虽然在自己的班级里尽可能屏蔽攀比之风,但黄老师也坦言,自己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也陷入了这一误区。“开学前非要买一双AJ运动鞋(某运动高端品牌),动辄几千元一双,他还跟我说:‘你知道一双AJ对男孩子有多重要吗?’”最后黄老师跟儿子放了一句狠话说,“等你自己赚钱,想买嘛买嘛;但今天你吃穿学用都是我花钱,说什么也不可能买。”

“学生们太容易受到周边人的影响,觉得同学有的而我没有就丢了面子。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及时纠正,也需要家长正面引导。要实话实说,将社会、生活、家庭的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并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心态,作出正确的选择。”黄老师继续说,“很多家长都觉得等到孩子懂事了,他们自然就明白了。但我觉得,你不教育他,他永远都不会懂事。”

近期,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学生暑假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学生在暑假消费占全年交易额20%,8月上旬是学生暑假消费高峰。消费者中“95后”贡献了暑假学生群体70%的交易额,是学生群体消费的主力军。女生在学生暑假消费中贡献58%交易额,但是男生人均消费高出女生8%。

还未参加工作的学生们一般没有收入,是什么支撑了他们如此高额的暑期消费呢?大部分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当然还是父母。然而,这样疼孩子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溺爱,使得儿女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造成不少学生养成高消费、超前消费的习惯,这对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均会产生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

当相互攀比这样的社会风气不断吹进校园,一方面在考验着家长的家底是否殷实,另一方面对于正处在长见识、塑性格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在校园里加强对学生自觉抵制攀比和奢靡之风教育,很有必要。”黄老师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