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闻网讯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而什么是最适宜的教育,教育应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关于教育方式与教育目的选择的热门话题。3月18日,深圳大学李大华教授应“国学传承与文化认同”系列讲座所邀做客深圳图书馆南书房,就何种教育能使人拥有一个完善的教养与独立的人格的问题,为广大深图读者带来了一场意蕴深长、发人深省的精彩讲座。
通过对老子、孔孟以及卢梭教育观念的综合解析,李教授指出,教育有着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方向的分水岭。自然教育侧重于对人本然、纯朴天性的反求与修养;社会教育注重人作为社群动物,于社会公民身份上的伦理德性、责任的塑造与培养;最好的教育便是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在一个人身上相融统一,而成就完善的教养与独立的人格。李教授并向广大读者推荐二本与教育相关的经典文本:《蔡元培文集》与柏拉图的《理想国》。

李教授还强调,人自身是目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应以自然教育为根本,父母教育小孩也应以小孩的天性为本,由此加以引导与启发,使人成为一个体魄健康与心智正常的人,一个自我完成的人。据悉,鉴于各位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密切关注,李教授还将于4月1日晚,以“成长的烦恼——谈谈青少年的教养”为题,于南书房再次开讲。

此次讲座由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深圳图书馆、中山大学禅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深圳市壹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陈彬)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