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应当做好顶层设计
主持人:你们在创业的路上,做创客的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刘兴华: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目前创新的概念或者创新这件事,很多人在观念里面还是觉得大公司、大企业、大机构的事,可能和自己和每个人的关系不是很大,其实就是说创客这个事需要每个人参与,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依靠大机构、大公司,创客这个事根本做不起来,这个是观念上的差距,这可能是目前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我们目前的产品主要在国外做,其实我们在国内也在高校、创客圈子里面推,但是感觉目前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这个可能是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
麻雪蛟:我们遇到比较大的问题,因为不是公司,我们曾经试图注册社会组织,发现流程非常繁琐。注册下来带来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希望深圳创客之都的行动能够推动一下创客社会组织注册这些东西。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林德昌:具体碰到什么呢?
麻雪蛟:要50个深圳户籍或者有暂住证,可能网络上很多人、社会上很多人,可能没有暂住证或者深圳户籍,还要有专门管理财务,社区是彼此开心没有责任的玩,很难派生财务人员,社会组织一旦注册下来的话,会因为财务、维护一些东西带来很多工作量,这样会让社区觉得没有人脉来维护,有点不方便。
赵宇波:社区是介于人和法人之间的形式,实际上你真的变成法人,反而就做不出社区了,大家在里面是自由的进和自由的出,变成法人以后,你要么有公司法、要么有国家其他法律约束你,那就不是社区了。
麻雪蛟:目前社区比较强大的生命力就是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限制我必须做半年的财务来管账,大家就会觉得我白天还上班,晚上我还记帐,觉得失去了当初的乐趣,就没有凝聚力。
赵宇波:目前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
麻雪蛟:目前没有合法的身份,给社区宣传带来一些障碍,我们可以和企业进行很好的合作,但是没有身份,他想赞助你也没办法,因为没有身份,不可能说企业直接给你钱或者捐物给你个人,这是障碍。我们想注册成为社会组织,但是还在权衡,就是注册带来的好处和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就是希望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给我们带来帮助是最好的。
赵宇波:其实不一定是负担,有法律框架,有助于把社区做的更大,包括有些事情、投资行为等等会更加的科学,目前就是完全一种自由的状态。你扩展性就会受限,因为大家全靠责任心,包括你们的热情在做,一旦你有法人组织的话,其实就会把这个给规范化,有助于你们把事情做的更大。
麻雪蛟:的确是,如果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比较有利于我们壮大。
赵宇波:考验你们的就是在盈利、非盈利等等去平衡。做着、做着有可能就失去过去社区的定义了。
麻雪蛟:社区是平台,如果盈利性强的话,和公司也没什么差别了,还让别人免费打工,就很难走的长远。我们的基因还是希望维护非盈利的状态。目前是比较好的状态,就缺合法身份,然后宣传的时候、扩张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阻力,如果维持现状可能没问题。
赵宇波:还可以挂靠,把社区通过挂靠,比如挂在我的院下面等等,这样挂靠以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既维持第三方的中立性、公益性、自由行,同时活动的组织方面还可以通过法律形式的规范,专款专用大家有些协议等等,挂靠是可以考虑的。这样可以自由的进来,因为你还有工作,也不太可能全职做这个,如果全职做就会当作事业,你就希望财富增长等等,因为个人的诉求自然决定了你要把它当作事业做,不当事业就不能让他成为法人,否则束缚你个人未来,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其实是相关性很强的。
林德昌:如果真的成立社会组织我担心另外一个问题,有很多约束、很多规矩,这种规矩或者约束会否扼杀创客创意的来源或者天性,可能会否有副作用,可能也得考虑。
赵宇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他们年龄越来越大,激情不再的时候,后面没有那么多年轻人和他一样有热情,那么这个组织可能会慢慢越来越小,就都有可能,这时候一定要通过一些办法挂靠在规范的组织上,然后同时成立类似委员会等等,就是几个人共治的局面,一个人退出,其他人再补充,管理模式上类似用委员会、理事会啥的,如果挂靠在标准的法人身上,这样两者的结构就完全可以做起来了。
麻雪蛟:挂靠相对于组织来讲还是有优势。
赵宇波:这样持续性扩展性就可以包吃住。
麻雪蛟:随着时间推移,创客年龄越来越大,可能是坏处,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外其实很多人退休之后才做创客,因为退休之后时间特别多。
赵宇波:但是不确定性增加了,一个组织的发展要在确定的治理结构中发展,董事会、理事会都是治理结构,做大的话,一定要顶层有一个好的设计,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国内现在有很多联盟,产业创新联盟等等,这些联盟全是非法人结构,都不是注册,因为没法注册,联盟不能注册的,可是又非常多。那么这些联盟的存在就是考虑有一个挂靠组织,同时成立一个联盟的理事会,理事会有理事长等等,有秘书长,这样可以持续运营。至于资金的来源可以有捐赠、会费,但是挂靠在这里面可以单独设立账户,可以参考联盟的模式。
麻雪蛟:好,下去参考一下。谢谢。
主持人:赵院长的分享应该可以解决麻先生很多问题。在大家的分享这边,我相信你们的经验给了创客非常多的启发。
上一篇 : 深圳如何打造“创客之都”
下一篇 : 林德昌:打造人才服务链